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

2012-08-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儿童对物体的感知兴趣、绘画兴趣有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儿童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儿童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

  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儿童绘画兴趣的提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儿童“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有兴趣,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来诱发儿童绘画的兴趣,从而喜欢绘画呢?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受前苏联教学论思想的影响,基本上是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对儿童个性的发展重视不够。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儿童来说,绘画是儿童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它不仅使儿童获得美的感受,发展了儿童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儿童的性情,提高了儿童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绘画中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能增进儿童愉快的、健康的情绪情感,调节和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绘画,儿童将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创造一个属于儿童自己的世界。儿童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儿童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儿童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儿童从很小便开始了绘画活动,早期的绘画经历了涂鸦期和形象期。对于刚入园的两、三岁儿童来讲,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他们最初的涂鸦是没什么表现意图的,并且小班儿童的观察力较差,手部小肌肉及功能尚未完善,动作不协调。当儿童的脑、眼、手日益协调,脑和眼对手的控制日益加强之后,儿童绘画也渐渐出现转机,可以画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了,这便进入了形象期。一般三岁以后儿童绘画具有形象期的特点,即已有初步的图画构思,能按物体使用颜色、区分颜色,但又是经历了画出轮廓到涂满颜色的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儿童从信手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意作画。首先应从兴趣入手。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从小让儿童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来激发儿童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从而激起表现的欲望。

  二、小班儿童色彩审美感知的特点。

  1、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儿童只对具有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感兴趣,较多地注意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体。如:在组织儿童观察花和树时,儿童明显地对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花感兴趣一些,会停下来欣赏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兴趣。在教学活动出示教具时,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更易激起儿童感知的兴趣。

  2、每个儿童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对色彩的审美感知上,儿童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时,儿童会特别关注自己中意的颜色,而忽视了对其它颜色的审美感知。在创造表现时儿童会较多的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如:有的儿童喜欢红色,他在观察物体时就会较多地去感知红色的物体;有的儿童喜欢蓝色,他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并感知蓝色的物体;有的儿童喜欢黄色,他在绘画创造时就会大面积地用自己喜欢的黄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3、儿童对物体的感知兴趣、绘画兴趣有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儿童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儿童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

  三、激发儿童绘画兴趣的原则。

  1、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在活动中注意启发儿童的主体性、主动性,提供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表现方法;启发儿童的审美能力,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启发儿童的创造能力,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引导儿童的创作。

  2、从单纯注重作业活动转向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儿童的美术活动不应单纯地限制在课堂上,更不能单纯地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整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关心每个儿童是不是感到有兴趣,积极性高不高;能力强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动,是不是都得到发展等。只要孩子在兴致勃勃地活动,就可以借助教学促进儿童的自信心、求知欲、审美欲和创作欲。

  3、从单纯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儿童作品转向让儿童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由于小班儿童的观察力、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儿童创造性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绝不考虑自己想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相吻合。于是儿童的画线条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确、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样。这时及时给予儿童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观点说些带有批评的话,因为那样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失掉绘画兴趣,引起厌烦情绪。耐心地引导,大胆鼓励儿童自由地发挥,表扬他们的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儿童的创作意图。儿童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才会感到他的画是有意义的,绘画的兴趣更浓,进步更快。

  四、激发儿童绘画兴趣的措施和方法。

  1、措施。(1)题材内容新颖。一定要选择儿童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儿童喜欢动物,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儿童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东西,如:红旗、花、气球等。儿童吃的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萝卜等。这些都易引起儿童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2)形式活泼多样。游戏能激起儿童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多种玩色游戏、色块拼图、色彩填色、讲故事、猜谜语等游戏形式,激发儿童对色彩的兴趣,对绘画的兴趣。

  2、方法。(1)相似联想激趣法。同一物体联想出不同姿态,颜色、形状相同或相似物体的联想,可以激起儿童表现物体的兴趣。把所要画的物体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儿童能理解的几何图形,启发儿童想象同一物体的不同姿态或与之颜色或形状相同、相似的物体。这样儿童既有表现不同物体的兴趣,又使儿童有选择地进行绘画。(2)过程激趣法。重视儿童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色彩运用等各方面的发展,肯定儿童的作品,激发儿童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过分注重结果的效果。因为小班儿童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儿童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3)角色激趣法。把他们放入某个角色中、配以某种身份,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方式进入绘画活动中,带着某种任务去参与活动,更有兴趣,坚持性更好。

  五、儿童绘画兴趣发展的三性。1、儿童参与绘画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的绘画活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儿童是被动参与绘画,对颜色的运用单一,只有技能的发展,没有情感、能力的成长,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儿童参与绘画的积极性显着提高,大部分儿童能主动参与绘画活动,情绪愉快,在绘画中能积极开动脑筋想象,大胆下笔和用色。特别是儿童喜欢用色彩来绘画,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身边美的事物,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儿童在用色上也比以前丰富,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2、儿童在完成作品时表现出坚持性。现在幼儿小班儿童年龄普遍偏小,在进行绘画时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从儿童喜欢、敏感的颜色出发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儿童的坚持性提高了,能够自觉的坚持完成绘画,并注意用色、取放材料等方面的习惯。3、儿童在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方法及颜色的选择上表现出自主性。以前的模仿注入式绘画活动中,儿童受老师引导来选择绘画的表现材料、表现形式与物体的颜色,使儿童对色彩的审美感知较差,有大一统的风格。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儿童绘画兴趣,儿童的自主性发挥了,儿童在活动中能主动选择材料,选择表达方式或方法,选择多种颜色,尽情地表现自己想表达的事物或现象。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