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美术活动生活化的研究

2012-08-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就是画一幅画,做一做手工制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儿童素质的和谐发展。

  广益中心幼儿:刘秋君

  传统的美术教育,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美术就是画一幅画,做一做手工制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实际,严重影响了儿童素质的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美术活动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儿童参与实践,在教中学,学中学,做中学,切实培养儿童生活实践能力。

  伴随着儿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内容的课题研究在幼儿应运而生,让人应接不暇。我园也乘着改革的东风,立足本园实际,确立了区级课题《儿童美术活动生活化的研究》为美术课题研究,那么“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到底该如何实施呢?在实际的教学探索中我认为,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儿童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动”起来,感受生活、融入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它注重让儿童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儿童生活,回归真实世界,回归儿童自我。它强调让儿童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

  依据园部的主课题我班也确立了子课题为《儿童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的研究》。下面我将对美术材料生活化展开阐述:

  一、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丰富了儿童创作表现的途径

  《纲要》指出:“指导儿童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儿童对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兴趣,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的废旧材料,组织儿童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1、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孩子认识周围事物大多依靠直接感知,只有让儿童直接参与收集,才能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于是,我鼓励儿童和家长通过不同途径来收集废旧材料,让孩子成为废旧材料收集的主角。有一次,任缘小朋友带来一个鸡蛋壳,我把它装饰成了一只母鸡放在美工区。孩子们看到后纷纷围上来说:“老师,这鸡蛋壳我家也有。”“我家有鸭蛋壳。”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我家有‘可比克’瓶”;有的说有吸管、有毛线、有纸袋、鹅卵石等。我抓住时机,鼓励儿童收集各种废旧材料,比一比谁收集的多。然后,我们一起来做玩具,孩子们立即忙得不亦乐乎,而每次进园不忘带一两件自以为好玩的东西,美工区一下子变成了“聚宝城”,使我惊叹不已。而每次由孩子们收集来的材料,他们都像宝贝似的,逢人就说这是某某带来的,可以做飞机、机器人;那是某某带来的,可以贴成花、树,有的边说边动手制作起来。孩子们通过收集材料,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节约的良好习惯,更进一步丰富了儿童动手操作的材料。

  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儿童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儿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唤起儿童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2、手脑并用,变废为宝

  对于孩子们自己收集来的材料,他们会格外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索,充分展开丰富的想象,摆弄废旧材料,大胆进行造型或装饰活动,使孩子们的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如:美术活动《毛线的妙用》,孩子们认真地摆弄自己收集来的毛线,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变着不同的魔术。有的小朋友摆恐龙、小兔、五角星;有的小朋友粘贴动物、植物的造型;又如在《打扮废旧瓶子》,孩子们在大小不同的塑料瓶子上用各种彩纸、颜料等装饰瓶子,很快的时钟、人物、不同的动物形象造型就出来了,惟妙惟肖、生动逼真;再如:种子洒在涂有胶水的图案纸上制成熊猫、房子、人物等立体感很强的种子图案;胶卷盒制成猫、兔子等动物,大纸箱制成机器人外壳等等。在儿童的制作过程中,我们还注意营造一种轻松且有利于交流的氛围,鼓励儿童的创造性,用“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又发现了什么?”“你再想想还能做什么?”等来替代“你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儿童所需要的是一个有趣的活动内容和轻松的活动形式,而我们的“美术活动材料的生活化”就是让儿童在废旧材料上做做、玩玩、剪剪、画画、贴贴,使他们容易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3、让孩子自主学习,大胆地创造

  我们的儿童生活美术活动就是把“孩子跟着老师走,教师抱着孩子走”变为“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让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和思考,例如在《纸袋变变变》活动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包装袋以变魔术的形式引出作品,让儿童对纸袋动物头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愉悦的情绪。然后,让孩子们分组带上不同的头套轮流玩玩、看看、想想、说说,讨论发现制作所用的材料以及制作的方法和过程。儿童通过自主学习、探索,逐步了解并讲述出来,我把孩子们讲述的制作过程以操作步骤示意图记录下来,并当场操作尝试,示范制作难点,一改以往教师示范,儿童跟学的方法,让儿童边观察边对比,边在操作中自我建构,掌握技能,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完成作品充分展现出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整个活动中既有探索体验的机会,又让儿童进行了交流和锻炼,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另外,在儿童使用工具材料时,我们也充分让他们自己积累经验,开启思路。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儿童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将“美术”与“材料生活化”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二、实践体会

  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兴趣,体验审美感。

  在“美术活动生活化研究”实践中,通过儿童良好的美术行为表现可知,生活化的美术表现题材与活动十分有助于儿童美术活动兴趣的养成。在美术活动中贯穿以生活化取向,儿童能感受的更深刻更直接。通过自身的体验,积累起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引导儿童自愿地表现,儿童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

  总之,“美术活动生活化的研究-”之“美术活动材料生活化”教育,我们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抱着终身学习的意识,本着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我们的研究将会变得“万紫千红总是春”。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