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美术活动中的想象和幻想

2012-08-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则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形象思维走在抽象思维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则走在理性的前面。人类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出土文物中,从那些图腾、神灵中,无处不见早期人类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湖塘中心幼儿:相春齐

  思维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而想象和幻想则是这朵绚丽花朵的花蕾。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形象思维走在抽象思维的前面,想象和幻想则走在理性的前面。人类在“幼稚”期肯定是充满想象和幻想的。从遍布世界各地的远古时代人类的出土文物中,从那些图腾、神灵中,无处不见早期人类的神奇幻想和想象。

  想象和创造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创造是艺术的灵魂。幼儿教育活动的内容则更注重对儿童艺术情感的熏陶。主要渗透于文学活动、美术、音乐、科学、数学等一系列领域中。让儿童欣赏美的语言,画一幅合情而不合理的画,感受一段音乐表现的情景,提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这些都是儿童想象发展的良好途径。

  瑞吉欧教育经验中的“一百种儿童语言”特别强调了美术这一特殊语言。它是人脑思维的外在表现,而且最能反映儿童想象创造的结果。因此应充分利用好美术活动的契机,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专家认为:美术对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确实比较有利,但要看什么人去上,怎么上。由此可见,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带领儿童迈开想象的第一步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是求知成材的起点。一般来说,儿童对画画和左手工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取材于儿童生活经验。

  人的想象力,包括艺术想象力,是从生活中来。现实生活为想象提供了基础。而儿童感兴趣的也是周围熟悉的事物。幼儿的一草一木,老师和小朋友,我的爸爸和妈妈,以及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爱吃的水果、喜欢的游戏,《过年了》、《运动会》等都是儿童经历过的感兴趣的话题。当然儿童积累一定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2、运用于儿童的所好。

  活动前,经常有儿童这样问:“老师,今天画什么呀?”说明儿童对绘画的内容十分感兴趣,急切想知道。这时教师不妨试问:“你想画什么呀?”儿童将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讲述。有的说画大狮子,有的想画童话世界……。儿童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儿童的这种情感体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经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想象空间。教师可根据儿童提供的题材作一些范画,满足他们想象愿望,更进一步激发儿童的作画兴趣的灵感。

  3、借助于语言的功能。

  语言能激起人遐想,调动人的思绪积极向上地遨游在想象情境中。它是培养想象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平时多给儿童讲述童话故事,让儿童创编故事情节,围绕一个素材编一段完整的情节,如拎着篮子的小猪画面让儿童展开讨论:今天小猪阿姨要去干什么?她到哪里去?路上会遇到什么事情呢?儿童各持己见,答案各不相同。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一方面儿童受到情绪感染,另一方面,通过想象,头脑中再现故事的画面并且反映在画纸上,使儿童的语言绘画能力同时得到发展,让儿童学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注重儿童美术活动的成果,激励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美术活动中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方面首先要超越自我认识,提高创新意识。

  1、正确看待儿童的自我体现。

  儿童往往比成人更赋予想象。大人和孩子看同一幅画,大人看了就认为这是一幅画,他不会去想什么太多的事情。而孩子呢,看着看着,就会想:旁边是大海,还有别的什么。成人看孩子的画,觉得杂乱无章,会用不理解的态度点评它。但不妨静心听听孩子是怎样给自己的作品加以语言描述,赋予它生命的。有一只自动笔上画了两根线,他说:我设计这样一种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人想什么就写什么,这样人就不累了。再有一个小女孩画一个在飞的人,画面简单而且也看不出什么。她说:“我想着人飞到天上去,相小鸟一样,看着山和水。”多么美妙的想象!这时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也许艺术之花就从这里绽开了。

  2、激发儿童体验想象的乐趣。

  想象的内容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他想什么就画什么。有些孩子缺乏这种情感流露,无法在他的作品里宣泄情感。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儿童渐渐产生幻想的动机,赋予他们想象的能力。让孩子欣赏一幅同年龄具有创造水平的画,一支带导线的笔两根导线插在人的大脑上。我借助于画面利用情境语言来引导想象力缺乏的孩子:闭上眼睛,现在你好象戴上了这支笔,写了很多很多字,累吗?一点儿也不累。让儿童感受笔的神奇功能,起到幻觉的作用,从而激发想象的愿望。

  三、提供儿童美术活动的渠道,帮助儿童拓宽想象的思路。

  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创造的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重视其它美术活动对儿童想象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欣赏活动也不可忽视。

  1、合理利用抽象作品的幻想功能。

  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天空。如西班牙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儿童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我感觉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又如英国画家戴维帮伯格的“阳光下的树”同样是一幅极赋想象的作品。有的儿童说:“火山爆发了,石头都被烧化了,红红的,像张开大口的老虎冲下山冈。”还有的说:“这是一床金色的被子,躺在被窝里甜甜地睡,梦见我在花丛里跳舞。”在欣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绘画活动。让儿童自己设计“鞋子车”、“我喜欢的房子”、有的设计的房子是水果型的,有的房子挂在大树上,是为小动物准备的。让儿童设计京剧人物发型,儿童可以不受常规的约束,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艺术的理解。

  2、积极评价名家作品的艺术效果。

  选择著名画家典型的作品,如凡高的《向日葵》,明快的色彩变化给儿童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像一团火在燃烧,暖洋洋的。毕加索的自画像,儿童通过讨论、猜测画家的心境和个性特点,并用“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个看法……”等等积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想象和幻想是创造性的基础。想象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产生许多新的形象。它离不开人的现实生活经验。而幻想大多和自己的希望联系在一起。幻想是指向未来的。科学的、积极的幻想就是理想。幻想的内容更多的是头脑中想出来的而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事情。根据儿童的想象和学习的特点,我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现状还存在着这样两种弊端:

  (一)创造性匮乏

  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大部分还没有走出误区。老师画一个苹果,孩子都照着画一个苹果;老师画两片叶子,孩子也跟着画两片叶子。老师让孩子仔细观察范画中动物的外型特征,区分五官和四肢的位置,然后一点一点临摹。教师过于重视所画物的比例关系,根本就没有留给儿童想象的空间。

  (二)想象脱离实际

  儿童的想象源自现实生活,是生活经验的艺术加工和美好愿望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夸张地捏造与儿童经验脱离的空洞世界。儿童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完成大幅的并不能理解的怪兽,外星人类,追求无根据的想象。那将是对孩子童心的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不到较好发展。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一颗求异创造、理解关爱的心。还要正确处理好美术活动中想象和幻想的关系,把握尺度,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儿童的情感发展积极联系在一起,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激发儿童想象的乐趣。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