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浅谈如何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

2012-08-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美术活动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儿童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儿童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儿童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传统教学模式又是儿童被动的学习过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美术活动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儿童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儿童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儿童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传统教学模式又是儿童被动的学习过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没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儿童生来便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教师应树立时代的紧迫感为发掘儿童创造力添翼。那么我们要怎样指导好中班儿童的美术活动呢?

  一、选择新颖适合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一)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

  中班儿童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儿童往往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这是否意味着每一次活动都要选择一个全新的内容呢?并非如此,我们提倡“适度新颖”。这是因为太新和完全陌生的内容,容易使儿童一无所知而无法理解,难以入手,从而不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无法有效地调动儿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相反,太熟悉的内容,只会让儿童重复已有的经验,失去探索与学习的意义。因此,我们应从儿童已有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儿童已有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又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当拓展的内容,即“已知+末知”,使儿童有足够的兴趣,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探索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建构新的知识经验。例如,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儿童已明确单色画的概念,而且对水彩笔的性能和运用方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同时也欣赏了大量的装饰花纹。在此基础上要求儿童进行《单色画:有花纹的鱼》,儿童就能主动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出许多生动的作品,在这中间,儿童需要获得的新经验是“如何用已知花纹打扮鱼,使鱼更富美感”。试想,在这样的活动中,如果儿童既不知道什么是单色画,也不知鱼的基本形状,更没有欣赏花纹的经验,他们怎么可能有兴趣和能力去尝试,以主动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呢?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提倡为儿童提供“适度新颖的内容”,目的是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活动,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恰恰相反,却让现实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游戏很多,美术教育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在美术教育中结合故事、猜谜等游戏,使儿童获得愉悦感、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儿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儿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儿童产生好奇心,儿童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例如;在活动“有花纹的鱼”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儿童一起玩小鱼有的游戏,让儿童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鱼在水里游的感觉,最后学习画鱼。

  二、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的发挥,而主动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条件有关。约束儿童的头脑,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画画只会死板临摹,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儿童就会习惯听从他人,创造性思维埋没了,当教师为儿童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儿童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儿童可以自由交流和表现。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儿童与教师、同伴讨论互相走动看一看,随时与他人交流有关上课的内容,互相学、互相启发。因此教师只有为儿童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儿童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儿童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如在儿童画“太阳”时,教师带儿童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去欣赏太阳的美景,早晨金灿灿的太阳披着朝霞,中午银光闪闪的太阳、白花花的云朵,傍晚红彤彤的太阳与晚霞,通过审美环境的体验,引起儿童对美的事物产生了敏锐的感知,从而画出的太阳不再是一个模样、一个色彩。研究表明,让儿童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不但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美创造性的发挥。

  三、给儿童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儿童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的稚嫩而纯真的内在情感。因此,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儿童的想象和创造的再现与诱导很重要。首先,不能简单地用“再现、写实、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美术作品,而应从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及绘画技能表现等方面来评价。对作品的评价应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宜采用儿童与儿童之间的横向比较,应从其个人的发展水平来评价。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能行!”在离园活动时,家长总不免要让自己的孩子带他们看看绘画作业,或者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时,他们总说:“哪幅是你画的啊?”这时孩子会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我的,这里是老师帮我画的。”

  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过如此的经历吧?也许老师们会理解为孩子已经在我们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这似乎又提醒老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们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儿童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儿童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儿童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儿童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此类活动中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从新《纲要》中可以看出,对于组织活动的要求是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还要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这些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

  因为童年时代特有的想象、创造能力一经压制很难再萌发。因此,不管儿童画什么,老师和家长都应鼓励儿童独立想象和创造,尽量与众不同,尽可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因为一件作品在成人看来或许没什么,而孩子却是认真的。儿童的创造力培养,是渗透在一日活动中,融入教学活动中的,教教师要抓住发生在儿童身上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情景,让儿童内在的释放出来。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始终保持积极、鼓励、赞许的态度,使儿童感想,能极大的发挥潜能。儿童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的、稚气的想法中,都隐藏着创造性,老师要及时的发现并精心的培育。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儿童美术活动的主体是儿童,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这一主体与创造美的美术活动真正融合在一起,让儿童不断去创造美。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立的成长中的个体,他们既是需要成人的帮助和引导,又存在自身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儿童自主成长的要求,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我。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