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儿童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绘画是儿童喜好的一种艺术活动.手拿五彩画笔,在画纸上大胆涂鸦、尽情作画,让幻想中的世界在自己的笔尖变为现实,是何等美妙!然而,学龄前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而小班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又是很随意、很短暂,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加以强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班儿童的绘画兴趣呢?
一、提供刺激——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儿童的视觉发展与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有很大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幻灯、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
激发孩子感受知事物的兴趣,唤起他们绘画的愿望。如:经常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花草树木、山山水水、人们活动,从大自然这幅美丽的画卷中,激发他们描绘自然万物的兴趣。再如,在活动室的各面墙上画上大型的童话故事,在每扇门或窗上张贴颜色鲜艳、富有动感的广告图,欣赏动画片里的奇妙世界,给儿童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使他们产生绘画表现的冲动。
二、创造条件——诱发绘画兴趣。
在绘画活动中,总有个别儿童要么一笔不画、要么乱画一气,有的甚至会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是他们习惯于依赖成人的帮助,缺乏自信。面对这些孩子,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诱发绘画兴趣。
对于胆小不敢多画的儿童,在作画过程中找出有趣的地方,通过情景式语言步步诱导,帮助他们逐渐丰富画面。如:在画“好吃的苹果”时,有的孩子只画了一个大红点,依稀像个苹果,我马上加以赞赏:“苹果真大呀,可是太少了,能多画几个给老师尝尝吗?”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手捧画有好多苹果的画儿向我走来时,我趁势又说:“苹果真多呀,太好了!要是能把老师和小朋友吃苹果的样子画进去,就更好了!”孩子们连连点头。当看到他们时一步大胆表现时,我不断地用诙谐、夸张、指向性强的表扬语不断鼓励他们,一幅幅“苹果丰收、吃苹果、运苹果”的画面跃然纸上、生动有趣。
三、学画于嬉——巧妙组织绘画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儿童会认为生活中的玩具、树木、小草等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教师应顺乎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我教儿童用两个圆圈画小鸡,但有的儿童往往将圈与圈分得很开。这时若告诉他们小鸡的头和身体分开了,会非常疼的,会哭的,孩子很快便会把它们连在一起。
小班儿童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注意力易分散,很难坚持画一个主题。这时,教师可巧妙地将游戏和绘画活动结合起来。如:画“栅栏”时,我利用“狼和小羊”的游戏,带孩子们在操场上自由自在地玩着。玩累了,我说:“肚子饿了,哪有青草呀?”孩子们手拿粉笔,手忙脚乱地在地上画着青草。吃饱了,散步时,我说:“不好了,大灰狼来了,怎么办呢?”引导孩子们趴在地上画竖线做栅栏。一会儿,我说:“栅栏太矮了,大灰狼会跳进来的。”儿童就画长竖线。我又说“哎呀,这儿有个洞呢,大灰狼会钻进来的。”儿童就拼命画,画得又多又密。在这一过程中,儿童自始自终兴趣盎然,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他们绘画的热情和关注周围生活的兴趣。
四、赏画于趣——保特儿童绘画兴趣。
由于儿童的空间、时间知觉不完善,思维不受局限,有时全凭个人喜恶,故在绘画中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人头比身体大;天空飘着雪花,身上穿着裙子;花儿比树高,蜗牛长出了翅膀……儿童在绘画中出现的与现实生活错位的现象,作为教师不应大惊小怪、立马打断,而是以儿童的眼光来看它们,倾听儿童的奇思妙想,了解孩子们的心声。作为教师,不应只看重儿童绘画的结果,更应重视儿童在作画过程中享受到的快乐与满足。在儿童获得愉悦和满足感的同时,适时指导他们学习一些绘画技巧,认知相关事物的特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的绘画兴趣持之以恒,绘画技能逐步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儿童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靖江市城北幼儿 李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