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幼儿在智力教育中都比较强调上课,通过课堂教学使儿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上课确实是智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更多、更活。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课间游戏,把课间的游戏活动与上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把上课作为一种孤立的学习过程。课间领域游戏是指课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预先设定的领域游戏区内,通过游戏,让每个儿童都动手、动脑,从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得知识的一种活动方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对如何开展课间领域游戏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我们开展的课间领域游戏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领域、自然领域、艺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这四个领域又分别包括许多相关的具体内容,分别是:语言领域:包括普通话和儿童文学作品两大类,即儿童听、说、早期阅读和写前训练的基本内容。自然领域:包括儿童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如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植物的形态、生长规律和生长的基本条件;天气、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其次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如声、光、电、磁等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参与制作科学玩具。另外,还包括对儿童进行数量、形体的感知、认识教育,如物体的分类、数的加减、空间方位、时间的初步概念等等。艺术领域:包括音乐(含律动和舞蹈)、美术(绘画、塑造及各种手工制作)、文学(含戏剧表演)三部分的内容。社会领域: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行为规范、民族文化。这四个领域构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大部分,充分体现了整体教育的思想。我们在开展课间领域游戏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根据幼儿的实际、儿童的年龄特点及教学计划和教育大纲,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如大班常识教学中有一堂课是“认识风”,为了使孩子们增加对风的感性认识,我们在课间自然领域游戏中便有针对性地选择“风来了”这一游戏内容,通过让儿童人人动手做风车、玩风车,感受风的产生及特性。再如十月份的教育主题是“我爱祖国”,我们便在社会领域中设计了“中国之最”的游戏,通过模拟电视里的知识竞赛,让儿童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激发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儿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设计入区卡,儿童分组游戏时,使每个儿童均有机会参加每一领域的活动。我们将全班儿童分成四组,每组儿童持一种卡,在游戏前发下卡,儿童按卡上的不同标记到相应的领域游戏区活动。第二天又换一种卡,到另一领域游戏区游戏。如此轮流进行,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做完四个领域的游戏,做到了面向全体儿童。
(3)定期更换内容,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课间领域游戏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一般两周更换一次新内容,并且每一次都能为儿童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以保证游戏的质量。如自然领域游戏《找找哪些东西有生命》,我们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多的动物、植物、非生物图片材料,并且每个参加游戏的儿童都有一套,让他们区分,找出有生命的东西。
(4)正确提供指导,注重儿童实践。儿童的学习不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为主,单纯科学知识的传授只是儿童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习的兴趣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等。因此,在游戏中我们主要指导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引导儿童通过自我探索、自我体会、观察积累经验,总结知识。如在艺术领域游戏“身体乐器”中,我们并没有单纯地教儿童如何去打节奏,要求他们节奏准确,而是启发儿童自己用手、脚、嘴发出各种声音,儿童敲打身体各个部位,从而探索出人体的各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打法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儿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了打节奏的方法,增加了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并且,在练习、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儿童的节奏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开展课间领域游戏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大大扩展了儿童教育的空间,把对儿童的教育延伸到了课外,儿童的智力教育不再局限于小小的课堂。第二,领域游戏一般是分组轮流进行,每组儿童人数不多,这就便于教师照顾每一个儿童,掌握每一个儿童的特点,把精力放在儿童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个别儿童的指导上。第三,课间领域游戏注重人人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学习知识,形式主要是各类游戏,因而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四,领域游戏内容涉及较广,不仅包括了对儿童的智力教育,还包括了许多非智力教育,如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对艺术的表现能力等等,注重各方面均衡发展。因此,课间领域游戏的开展,拓展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使儿童的学习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总之,课间领域游戏符合儿童的特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并且具有上课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有助于使儿童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