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所以游戏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就在日常游戏中注重改善氛围、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完善。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儿童和谐全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伴关系指在游戏中儿童在一起玩和游戏。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一个人玩游戏,到了幼儿与同伴一起玩;首先要得懂谦让、合作、分享;以及解决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和同伴间矛盾不统一的问题,这种不统一来自儿童家庭环境、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个别差异,那么游戏就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合作型发展。
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儿童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儿童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儿童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儿童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游戏“小鱼游”它的规则是,每个儿童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鱼网”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儿童难以遵守,老师请儿童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蔽的规则,儿童必须按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游戏的兴趣使儿童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约束自己。
二、游戏能使儿童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儿童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为的工具。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使他们能够相互表白,逐渐学会表达,丰富词汇,而游戏中的儿歌更是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儿童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呖吧啦翻跟斗。”又如游戏“开火车”一个人当火车头,发出鸣·········拉着说:“嘿嘿我的火车马上开”,大家问“哪里开”?领头的小朋友说:“天津开········。”儿童唱着儿歌边动作,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环境创设是主体性游戏的一个主要内容
教师通过环境的创设,包括游戏空间组织,游戏材料的提供,游戏氛围的形成,把教育氛围具体化、物质化,是儿童在教师创设游戏环节中更愉快地开展游戏。
环境的创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环境即教师要为儿童提供自主的;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让儿童能大胆的按自己的意愿反映生活,表现生活,并积极进行各种尝试与探索,使他们真正的从游戏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二是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游戏的玩具和材料,这是儿童开展游戏的物质基础。玩具的投放是很富教育性的教练要研究玩具,材料投放的数量与时间,根据各班儿童的不同特点;适时、适度、适量地投放,就会对儿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身心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四、教师与儿童的交流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儿童从早晨来园开始,晨检、游戏、进餐、午睡等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都在和教师进行密切的交往。在这些交往中,儿童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把儿童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儿童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例如:游戏“老狼几点了”有的儿童不原做“老狼”,他们知道“老狼”是专门吃小动物的。这样,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的选择说:“你们是看其他小朋友玩的多开心呀!”当他们看见其他的孩子玩得很高兴时,自己也想积极参加了,教师的语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多以肯定的语气鼓动儿童,让孩子树立信心,重新参与游戏。
游戏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能促进儿童身心和谐的发展,而且儿童在游戏中相互交往让他们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儿童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是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为中心,做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