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儿童进行社会环境的教学中结合结构游戏的方法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是指儿童对家庭、幼儿、社区机构、交通设施、国家民族等方面的认知。一批一批的外国留学生,不断地回流中国。知识分子回乡建设老家。这都可以看出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所以我们现在对儿童进行社会环境教育,是对国家将来建设有很大重要性。因而我们应该从儿童最直观的如家庭、幼儿及其他主要社会机构和设施,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最后到国家的风景名胜。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儿童爱父母、爱长辈及尊敬劳动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直以来引导儿童了解认识环境的功能和外型。比较多采用了参观、谈话、讨论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儿童开始时很感兴趣,过后很快就会忘记。本学期以来我班尝试用结构游戏进行社会环境教育。在结构游戏中巩固社会环境教育的内容,偶学习于游戏中。儿童学起来更加有兴趣、认识更深入。
一、通过参观、谈话、讨论等形式引导儿童了解环境的外型、功能。
引导儿童认识环境,我们应从看、摸、玩、听等多角度去观察、接触环境。那孩子才能得到直接而且真实的感受。孩子认识环境不象大人一样记忆力好,理解力强。看一遍图片听一遍讲解就能记住理解。所以就要让儿童多感官的接触环境,如: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甚至闻一闻的方法。
首先我们应该采用参观、看照片等比较直接的方法。因为要认识一个地方或物体,当然首先是认识它的外型。所以带儿童去参观,是最能给儿童直观形象的感受。在参观过程中儿童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个地方的外型,让儿童对这个地方的外型有整体感。还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个地方的功能。如:儿童认识珠海红山体育馆时,我们可以带儿童参观体育馆。在参观过程中,先让儿童从远处看体育馆的整体外型。再到体育馆的周围观察看看体育馆用什么做的,近看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到里面,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有什么用。还让儿童在里面玩一玩跑一跑,使他们都知道运动员是怎样比赛的。
然后用讨论、谈话的方法,让儿童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环境的功能。当儿童看过后有一定的印象时,再向他们提出一些关于外型功能的问题,让儿童自由讨论回答。如:参观体育馆后,向他们提出,体育馆的外型是什么样的?与一般的建筑有什么分别?里面球场有什么用?参观珠海大桥后,向他们提出,桥两边的铁杆有什么用?等等的一些问题都是帮助儿童进一步了解环境的功能和外型。
二、让儿童动手操作搭建,寓学习于游戏中。
当我们认识过一些环境后,就可以利用分区活动的时间,把建构活动结合环境教育的主题,复习巩固环境的外型和功能。同时也可提高儿童的搭建技能。这样的形式儿童在没有压力下巩固学习环境教育,还可以产生无形的影响互相速进。如:一位儿童他能够把珠海大桥的围杆和灯柱搭建出来,其他儿童看见就会回想出大桥确实有围杆和灯柱。那就是无形中让他复习了一遍大桥的外型。更重要的是在搭建过程中,儿童可以感受到这些建筑物建起来点也不简单,要经过很多的计算和试验才成功的。从而他们就会产生对建筑者的敬意。那我们指导上应注意什么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