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幼儿心理健康和游戏

2012-08-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必须要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儿童健康意味着儿童身心健康,一个健康的儿童,既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儿童,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儿童,我们曾忽视过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机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儿童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而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学前期恰恰是通过游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途径。

  游戏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主动的一种独特的时间活动,它通过虚拟情景以再现成人的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从而使儿童达到认识周围世界的目的,在游戏中儿童成为参与者、胜利者和强者,从而促进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儿童心理健康分为:1积极良好的情绪情感2坚强的意志品质3对现实(包括集体、他人、个人、社会)的态度4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积极的情绪情感和适应社会发展是培养积极参与、快乐向群的儿童,坚强的意志品质被分为持久性、毅力、不怕失败、和勇于探索,游戏中儿童为达到目的,就要约束自己,克服困难,这有利于养成儿童积极主动,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并对促进儿童意志行为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的依据

  游戏也象教学一样,因为游戏极大地激活了儿童自身的潜能,尤其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为他们进入学龄前的学习作了扎实的心理准备,因此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它体现了儿童与现实的一种特殊关系,只有依据以下游戏的特点,才能有效的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1、游戏是在群体中进行的,是儿童自愿自主的活动。游戏通常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儿童参与的活动,它可以发展儿童的情感,在游戏中儿童几乎没有限制,可以自由充分活动,从中得到快乐和发展,克服儿童的孤僻性都有重要作用。在游戏中儿童通过交往产生从众、暗示、舆论等社会心理现象,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儿童的集体主义情感。

  2、游戏是有角色的,是不断发展的。参加游戏的每个儿童总是担当一定的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相应的角色行为,游戏中都要根据角色来彼此协调。如:娃娃家中的“妈妈”总是去照顾“孩子”,“医生”总是去关心病人,这可以培养由于儿童关心他人的品德。

  3、游戏是有规则的。维果斯基认为“规则是游戏最本质的特征”,一切真正的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角色行为,儿童根据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儿童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显着改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因此,没有儿童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由于游戏具有规则性的特点,促进了他们的自觉性与纪律性。

  4、游戏总是在虚拟的情景中进行的。在维果斯基看来,一切游戏都是具有虚拟情景的性质,也就是说游戏的情景不是实在的。在游戏中儿童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超过平时,游戏大大地激活了他们的自身潜能,尤其是在发展他们的思考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对儿童思维水平提高和能力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