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幼儿 李明妃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小朋友不配合的情况。
有一次,在教故事《方脸和圆脸》时,故事中老公公喜欢方东西,老婆婆喜欢圆东西。老公公和老婆婆吵架要分家,当他们开始分时才发现原来方和圆是分不开的就象他们两老口。故事讲到一半,老公公和老婆婆要分家了,我问孩子:“老公公和老婆婆分家好不好?”我想,他们肯定会说:“不好”。可是小朋友却异口同声的说:“好!”怎么办?“既然好,那就分吧!”于是,房子倒了,老公公得方的砖,老婆婆得圆的柱;桌子拆了,老公公得方的脚,老婆婆得圆的面;刀散了,老公公得方的背,老婆婆得圆的柄,┉┉大家笑得不亦乐乎,全然不顾老两口家破财亡,全然不顾我眉鼻紧皱,脖子已摇酸。
“要不要继续分下去?”我狠很的问到,
“要!”小朋友欢快的回答。
于是,老公公圆的眼珠得挖出来给老婆婆;老婆婆方的门牙要拔下来给老公公,这时儿童大喊:“不好!不好!”他们终于意识到分家的后果了“不分了,老师!不分了!”孩子们着急起来,一脸焦虑,我扬眉窃喜。
瞧!这就是将计就计!效果还不错吧!
开始儿童还没有意识到分家的后果,当物品被破坏时,孩子们还在享受这破坏的快感,对平时许多“不能,不能”的约束进行痛痛快快的宣泄。这时他们哪里还顾得上老两口的财产毁坏,哪里还顾得上去想这世界方圆其实不能分开。一通情感的宣泄后,当老公公和老婆婆受到身体的伤痛时,一下子触动了孩子的记忆,平时的体验和孩子内在的同情心马上发挥了效应,立刻孩子们就明白了故事蕴涵的内在意义。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有时他们的学习,接受,掌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内化,当他们的想法和教育者出现分歧时,引导儿童自己去发现错误,即时的纠正错误,将计就计,不失为一种顺势利导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