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给孩子体验和想象的空间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音乐是发展孩子想像力、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动听的声音、美妙的音乐,喜欢随着音乐歌唱、舞蹈,音乐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但在幼儿里,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非常强调秩序和规则,在教师的设计和要求下,孩子被动机械地唱歌、做动作,所有环节都如教师所愿“顺利”完成。当然,我们不能仅凭这些现象来评判活动的好坏,但是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在愉快地感受,热情地表达,自由地想像,那么,这样的音乐活动肯定不能认为是成功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为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孩子学会“听”音乐。

  据笔者观察,在幼儿教学中,孩子们接触的音乐作品的数量和类别不够多,欣赏时间也偏少。我们知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要想让孩子充分感受音乐的美,并引起相关的情感体验,惟有创造机会让儿童充分接触音乐。当然,也许有的孩子只能直觉地感到音色悦耳,有的孩子只是喜欢随着音乐摇摆,但慢慢地他们的音乐体验就会丰富起来,他们会发现有的音乐舒缓,有的紧张,有的快乐,有的忧伤,有的像在经历一个故事……有了丰富的体验,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就会更浓,他们就会自觉通过音乐这一途径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孩子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地给予指导,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性和领悟力。同时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的音乐感受和表达更加深入,更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首要的事情是教会儿童运用所有的感官参与体验,其次才是获得见解和能力。所以,为了让孩子走进音乐世界,我们应尽可能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提供欣赏的机会,扩大欣赏的范围和内容,让孩子们接触多种多样的声音和音乐,如大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声响,器乐曲,声乐曲,儿童歌曲,打击乐曲等。在欣赏时,可以先让儿童闭目静心,全身放松,作联想式欣赏,充分享受音乐。然后,组织相应的讨论,让儿童交流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对显着的音乐特征(如速度、节拍、力度)或发展变化作出反应,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听觉体验。

  二、给孩子自主感受音乐、表达情感的机会。

  有的教师总觉得孩子无法理解音乐,他们常常为了保证活动能按计划顺利进行而代替孩子去体验、判断。在欣赏活动中,有的教师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感受,使孩子们没有机会自主感受、自由想像,只能在教师的牵引下被动参与。有时,教师还会要求孩子明确说出音乐的内容,其实许多音乐作品并不能与音乐情景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使是内容指向很明确的标题音乐,也不能说出某一乐句对应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合适的做法是让孩子自主地去感受,哪怕他们的理解与原音乐内涵大相径庭,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体验。如在欣赏《彼得与狼》“小鸟向彼得打招呼”这一段时,我们先不告诉儿童这一音乐片断的内容,而是鼓励他们听着音乐大胆想像,画出自己的感受和联想,然后给这一音乐片断配上自编的小故事,并用身体动作加以表现。当孩子们富有个性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被教师肯定时,他们体验到了被尊重的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需要,这种正向情绪会激励他们更加热爱音乐。另外,在歌唱活动中,我们尝试让孩子在充分欣赏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大胆学唱,而不是被动地听教师分析歌词,然后逐句模仿跟唱。虽然孩子自主学唱的结果也许会出错,也许不完整,但这种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努力达到目标的体验,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过程,它有益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我,体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确保音乐教育的愉悦性。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愉悦身心,音乐学习的过程是认知、情感互相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儿童只有将情感、身体感受和思考融为一体时,才能激活想像力、感悟力,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效,更能满足表现自我的需要。例如,某次音乐观摩活动的内容是根据曲调填词,由于教师选的曲调偏难,孩子们的想像被抑制了。他们既要创编其中一句歌词,又要注意旋律的准确,显得十分紧张。教师“启发”,孩子被动服从,生怕出错,毫无快乐可言。如果当时教师能马上调整难度,或者事先让孩子充分熟悉曲调,或者让孩子们不受复杂节奏的限制,自由创编歌词,孩子们也许仍能体验到自主探索和创造性参与的快乐。细致严密的教学计划固然是必需的,但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计划而牺牲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机会,不能为了得到设计好的答案而牺牲孩子们自主学习、创造的机会。其实,孩子并不是为了取悦成人才进行音乐活动的。真正的音乐教育在于给儿童以快乐和享受,在确保教育过程愉悦性的同时,提高儿童的音乐兴趣、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只要从儿童实际和音乐教育的本质出发,时间上多一点少一点,环节上多一个少一个,内容上动一动、改一改,都是可行的。

  知识技能不是音乐学习的首要任务,我们应重视孩子的过程性体验,而非具体的结果。评价音乐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孩子是否更加喜爱音乐,是否促进了孩子身心和谐和的发展,是否为他们将来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奠定了基础。每个孩子都有音乐潜能,如果我们能给他们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为他们自主感受、学习音乐提供自由的空间,同时仔细观察,而心等待,在恰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孩子们必定能从音乐中体验更大的乐趣,初步获得闪烁着创造智慧的想像力和艺术表现力。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