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既“精心预设”又“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正因如此,我们强调过程,强调儿童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追求在“预设”“活动”“调控”方面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如我们对小班活动“出鼻血了怎么办”进行了反复研究,共同探讨如何使过程情境更合理,过程组织更优化,儿童参与程度更高。

  教学过程一

  小三班的A教师安排了三个环节:观察——讨论——游戏。

  1.观察

  教师先让儿童看多媒体课件的定格画面——小朋友出鼻血,然后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他的鼻子为什么会出血?”

  儿童看着课件马上回答:“小弟弟的鼻子出血了,因为他摔跤了。”除此,孩子们说不出其他原因,于是教师在没有任何教具的情况下告诉孩子:摔跤了碰到鼻子会出血,挖鼻孔和多吃辣的东西鼻子也会出血。

  2.讨论

  教师组织儿童讨论:“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不出血?鼻子出血了我们该怎么办?看到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怎么办?”由于儿童缺乏相关经验,所以仅用“不要跑”“不要挖鼻子”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两个问题无人能答。教师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儿童边看边说预防鼻子出血的方法和鼻子出血后的处理方法。

  3.配对游戏

  教师先简单介绍了一些预防或造成鼻出血的图片内容,并在黑板上出示了哭脸、笑脸卡片。然后要求儿童将表现正确处理和预防鼻出血的卡片放在笑脸旁,反之则放在哭脸旁。对此,孩子们很高兴也很积极,然而操作结果表明:儿童并没有理解、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

  有效性分析:

  第一个环节虽为观察,教师却只给儿童看了一个男孩因为流鼻血而哭的画面,在没有知识准备和相关经验的前提下,孩子们很难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教师纯粹的口头小结显然对提高小班儿童的认识作用甚微。

  第二个环节,教师没有从第一个环节中吸取教训,依然把课件放在讨论后出示,使儿童的讨论成了无源之水,同时组织的讨论也太过简单。显然,教师忽视了过程情景的创设和过程组织的优化。

  在第二个环节没有完成目标的前提下,教师在第三个环节仍没采取补救措施,而是按计划进行配对游戏。配对前教师也只是作了简单演示,因此,儿童完不成任务就不足为奇了。

  建议:

  1.掌握本班儿童对该知识的了解程度,并给予一定的知识准备。

  2.充实课件的内容,调整播放时机,给儿童足够的观察与讨论的时间。

  3.明确活动的主线和重点,通过创设情景让儿童围绕“怎样才能让鼻子不出血”和“鼻子出血了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使活动的过程能围绕主线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教学过程二

  小一班的B教师安排了四个环节:说一说——看一看——找一找——学一学。

  1.说一说

  教师通过洒花露水让儿童感知鼻子可以闻到气味,继而通过捏鼻子,让儿童发现鼻子的呼吸作用。

  2.看一看

  教师先让儿童看相关课件,而后组织儿童讨论:“鼻子怎么会流血的?我们怎么做才能让鼻子一直很开心?”因为有了先前的知识准备,再加上教师的肢体语言,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了:流鼻血是因为摔跤,挖鼻孔,将异物塞入鼻孔,多吃辣的、油炸的食物。而多吃水果、蔬菜,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则会让鼻子很开心。

  3.找一找

  教师先出示健康的笑宝宝和出鼻血的哭宝宝,然后根据卡片内容示范将卡片贴在相应的宝宝旁边。接着,儿童分散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在操作结束后,教师作简单评价。

  4.学一学

  教师先让儿童讨论:“自己的鼻子出血了该怎么办?”在儿童表达了“告诉老师”“告诉妈妈”“用餐巾纸塞住鼻孔”等想法后,教师告诉儿童,出鼻血时不要怕,也不要哭,要及时告诉父母、老师。而后又示范了几种简单的处理方法。并让儿童在座位上模仿。

  有效性分析:

  第一环节,教师为儿童创设了体验的情境,帮助儿童了解了鼻子的作用。第二环节,教师利用课件让儿童观察、了解鼻出血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方法,使儿童在视、听、想三者结合的过程中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但教师在播放课件时有些手忙脚乱,影响了效果。

  第三环节,在儿童基本了解预防鼻出血的方法后,教师又通过组织配对游戏,帮助儿童巩固知识。但因为儿童配对游戏太过分散,所以教师检查起来非常不便,最终以简单评价代替检查,削弱了该环节的有效性。

  第四环节,教师忽视挖掘和利用儿童的现有经验(因为他们班前几天刚好有个儿童在户外活动时出鼻血了,当时是保健教师处理的),最后的说教也吸引不了儿童。儿童在没有任何操作材料和情景的情况下在座位上模仿,无法真正理解、掌握相关技能。

  建议:

  1.充分挖掘和利用儿童的相关经验。

  2.掌握播放课件的技术。

  3.将分类标记贴在操作卡两侧,既便于儿童操作,也便于教师检查和总结。

  4.最后环节可请保健教师示范鼻出血的处理方法,并让儿童运用真实材料进行模仿,以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三

  小二班的C教师同样安排了四个环节:闻一闻——说一说——贴一贴——学一学。

  1.闻一闻

  活动开始,教师在活动室里喷了些花露水,然后让儿童辨别是什么味道,接着又在自然的对话中让儿童知道:鼻子能闻气味,不但能闻香味,还能闻臭味。接着教师说:“哎呀!鼻子的本领可真大,可是我们的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呢!”自然转入第二个环节。

  2.说一说

  教师先播放课件,让儿童看几种平时不大了解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儿童说说还知道哪些鼻出血的原因,并及时在黑板上出示对应的图片,帮助儿童理解“鼻子怎么会流血”的问题。而后让儿童讨论:“怎样才能使鼻子不受伤、不流血?”因为有了对鼻出血原因的认识,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相当热烈,而教师接下来的小结和课件演示更强化了儿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为下一环节的配对游戏打下了基础。

  3.贴一贴

  教师在边讲解边演示的过程中向儿童交待配对的方法与要求,然后让儿童大胆配对,将相关图片贴在活动室两侧有对应标记的大黑板上。因为有了前一环节的铺垫,孩子们操作起来毫不费力。

  4.学一学

  教师出示本班一个儿童出鼻血时拍的照片,提问:“看,宇宇的鼻子出血了,该怎么办?”孩子们的记忆顿时被唤醒,“用棉花给他塞住”“带他到保健老师那里去”“让他坐一会儿”。教师及时肯定了儿童的回答,同时提出:“我们一起看看童老师是怎么做的。”当然这样的录像孩子们看得很认真。而后,他们又拿起教师准备好的材料像模像样地做了起来……

  有效性分析:

  第一环节,儿童在自然的体验及与教师的对话中感知了鼻子的作用,同时知道鼻子也会受伤,还会出血。

  第二环节,教师先通过课件让儿童了解他们经验之外的造成鼻出血的原因,再让儿童说出自己知道的鼻子出血的原因并出示对应的图片,这样既肯定了儿童的回答,又使儿童的经验得到共享。

  第三环节,教师在儿童了解预防和处理鼻子出血方法的同时,明确交待了配对要求,孩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

  第四环节,教师利用儿童熟悉的同伴、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教师、熟悉的材料,通过让他们“回忆——观看——模仿”,使他们对鼻子出血的处理方法有直接的认识。

  整个活动环节衔接自然,环环相扣,针对班级儿童实际出示的课件和图片用得恰到好处,既巩固了儿童的已有经验,又促进了已有经验的提升,动静交替的环节安排始终让儿童保持活动兴趣。

  建议:

  1.活动时可给儿童更多交流的机会。

  2.在检测儿童配对结果的同时,可适当帮助儿童回忆相关知识经验。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让有效的教学过程成为满足儿童认知、心理需要的过程,成为儿童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过程,成为儿童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来源:《儿童教育》2007.9

  上海南汇区周浦镇瓦屑幼儿 黄文芳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