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天性——那就是好奇,儿童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愿望很强烈,可是很难表达出来。那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儿童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就应该听他们讲一讲,说一说,以达到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自己也可以去动脑筋,探索问题,了解问题。
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需要老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在许多的活动中,有很多的儿童由于能力和知识的限制,所以没有问题有的也很少提问,他们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他们还不懂得问,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心中的疑问。也就是说他们不会提问,所以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应多加关注这些儿童。当他们提问时,我们就细心的听他们的发问,让他们去想一想,引导发散他们的思维,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观察儿童心中的疑问,帮助他们提出最本质的,最想问的问题。当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应予以认真对待,认真回答。
“二期课改”强调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在课程结构上更倾向于综合性课程,注重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一切活动,注重同步研究儿童的生成活动,更加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学习与实践“二期课改”的过程中我领悟到:探索生成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所以在孩子们自由、自主的探索时,我们老师要根据儿童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和利用环境、提供相关材料,注重激发孩子的问题意识。
环境、材料的创设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构建的过程中,通过孩子们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孩子们有许多新的发现,他们互相讨论,热烈提出各种问题,我们老师要认真倾听,及时捕捉并共同构建。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生成新的主题内容,作为我们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发现和引导,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就要鼓励儿童进行收集,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创设主题环境,多种渠道的材料和环境的创设,有利于主题的开展深入及拓展延伸。比如:一次我班张越小朋友的眼睛得了病并且到医院里开了刀,儿童们知道以后都很奇怪都问我:眼睛也会生病吗?什么时候眼睛会生病呢?为了解决儿童的这个问题,我让儿童们去收集有关眼睛的资料并且开展《明亮的眼睛》这一主题,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多资料让儿童参考、帮助他们进一步的了解眼睛。在教室里创设主题墙将儿童发现的有关的资料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教师的我也收集了很多关于眼睛的图片,知识贴在主题墙上让儿童了解。通过各种材料、环境的提供使儿童对眼睛有了一定的了解,相应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在不断的探索,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儿童的问题也不停的冒出来,如此反反复复,新的主题也不断的生成。
通过学习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提供更多发现问题的环境和材料,善于激发和捕捉儿童的生成问题,让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探索,满足需要,自主地获得更多的经验,得到多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