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尊重身边的孩子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头脑中必须有儿童主体地位的观念和意识,把对儿童的考虑放在首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真分析我们儿童。在儿童教育中,尊重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个性,充分运用“尊重”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锁,培养出健康活泼、诚实勇敢、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接班人。

  伟大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教育者应该仔细观察儿童,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在儿童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帮助他们获得智力的精神的和身体的、个性的自然发展。”《纲要》在总则第五条中也明确指出:“儿童教育应更加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儿童有个性地发展”。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把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切入口,尊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获得满足和成功,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突破“尊师守纪”的思想,呼唤一种新型的活动方式和师幼关系,提倡“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的氛围,体察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能及时支持和帮助儿童。然而,只在观念上转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付出行动,用尊重的心面对每一个孩子。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

  《教师法》第8条规定,教师应履行“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要求教师理解、尊重孩子,让孩子在有尊严的状态下学习与生活是每一位教师所要追求的境界。尊重儿童的人格就是要尊重儿童的想法、做到正确对待儿童的情绪,才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1、尊重儿童的想法。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有他独特的想法。对于他们的想法,教师应该加以保护,让儿童在兴趣的驱动下大胆的去探索、发现,从而不断地获得知识和经验。

  2、尊重儿童的说法。在一日活动中,儿童经常会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争议的话题,把握机会让儿童有发表见解。

  3、尊重儿童的情绪。尊重儿童的人格,还要尊重他们的情绪。老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应尊重孩子当时的情绪,并用尊重的态度调整孩子、引导孩子。孩子早晨来园后,晨锻、游戏、进餐、午睡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都在与教师密切的交往着。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在这些交往中,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态度。如果教师真正的做到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就会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情绪。当孩子表现出不良的情绪反应使,马上进行调整和引导,孩子就会感到老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二、尊重儿童的兴趣。

  罗素说过:“一个人感兴趣的事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机会就越少。”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是诱发儿童活动的动机,有了兴趣儿童才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儿童各方面兴趣的培养,抓住儿童感兴趣的事或物,进行及时的引导。然而儿童的某些兴趣是随着感知的深入而产生的,他不受教师的支配。可能有些兴趣所驱使的活动是不合常理的,但是只要这个兴趣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同时也不影响到其他儿童,教师都应该给予尊重和支持,为他创设发挥兴趣的、获得成功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是要经常细心的观察儿童的兴趣点,进入到他们的生活里面,让他们想做什么、学什么,就大胆地去做、去学,尽可能借助儿童的活动兴趣,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尊重的师生关系是儿童天赋才能充分展露的基础保障。

  三、尊重儿童的能力

  由于儿童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存在着不同。如何来对待儿童的能力差异,尤其是那部分能力相对弱的孩子呢?开始时我采用的是教师直接帮助或请个别能干的儿童来帮助的方式。

  如,奇奇是我班上最小的孩子,动手操作和自理能力掌握的较慢,所以我们对他格外的关心。每次午睡或起床时,看到他动作很笨拙,每次别人都走完了,午睡室只留下他一个小朋友时都不能穿好衣服,就忍不住上前帮他穿。时间一长,每次起床时我第一件事就是帮他穿衣服,有时个别小朋友看到了也会去帮助他。

  有一次,在网看到一篇《尊重孩子能力》的文章,文中指出:“帮助儿童获得能力,尊重儿童的能力,让儿童充分体验自己的能力,为儿童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让我体会到了尊重儿童不仅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重儿童日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也应该尊重儿童的能力。反思自己的做法,我对奇奇的关心是尊重了他的需要,尊重了他能力的需要呢?我的帮助不但没有使他活动真正的帮助,反而住铸成他依赖成人的毛病,每天都会用期盼的目光等待老师走到他床边。我的行为就是导致他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源,正是我的帮助剥夺了奇奇学习自己穿衣服的权利,我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他。于是,我开始引导他试着自己独立穿衣服。起初,他总是穿不好就来找我寻求帮助,总觉得自己不会穿。要消除儿童的依赖、自卑心理就要从点滴做起,于是我就用自己的言行去帮助她,支持他,哪怕是一点点小事,也要给予鼓励、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你行!”“加油,你一定能做到,”“我们相信你”,很随便的几句话,在孩子幼小的心理就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让他在实践中觉得自己行,自己一定行。渐渐地,在我的帮助下,奇奇终于能自己穿衣服了。一天午睡起床后,奇奇突然对我说:“周老师,今天你别帮我了,我会自己穿了。”我对他翘了一个大拇指,说:“你真帮!”奇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穿好了衣服,他自豪地走到我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笑着帮他翻出了夹在里面领子,说:“奇奇最能干了,会自己穿衣服了,老师就知道你能行。”奇奇开心地走到了小伙伴的中间……

  《幼儿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此刻,多么值得我庆幸,我不仅帮助了一位小朋友学会了穿衣服,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满足,更帮助他建立了自信,。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儿童,只要我们能发现他的长处,并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把他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从这件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儿童能力的培养上,我们应该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儿童创造机会和条件,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是我们的使命。因此,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头脑中必须有儿童主体地位的观念和意识,把对儿童的考虑放在首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真分析我们儿童。在儿童教育中,尊重儿童的潜能,尊重儿童的个性,充分运用“尊重”这把钥匙,来打开孩子心灵的金锁,培养出健康活泼、诚实勇敢、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一代接班人。

  苏州工业园区蒌葑第二中心莲香幼儿 周芳贤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