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儿童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儿童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许多学校展开并成为发展趋势。然而,作为即将成为小学生的儿童,其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社会对儿童健康的理解,往往偏重于身体好、吃得好、睡得好等生理健康方面的单一要素,而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重要方面。实际上,儿童与成人一样,心理承受着不同的压力,儿童时期若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年后将会产生广泛的、深刻的、难于修复性的后果。因此,研究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找出增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对于不断提高儿童的身心素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朝代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切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中,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二)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6岁前的儿童与家庭的关系更为亲密与长久。因此,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儿童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与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

  (三)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行为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如果儿童生活环境的气氛不融洽往往会导致其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四)儿童生活的其他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起一定的作用。

  儿童生活的其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的自然环境带有程度不等的社会性,是人化的自然。实际上儿童出生在世,其周围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除了上述家庭环境和托幼机构环境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还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社会环境中很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以及儿童所处的社会地位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被剥夺了学习机会的儿童其心理发展水平显然较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五)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

  由于受儿童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儿童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二、增进和维护儿童心理健康的具体策略

  (一)丰富有关遗传方面的知识,少生、优生,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首先要把好遗传这一关。提倡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和受孕时机;注意产前检查和诊断将对新生儿是否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儿童生理成熟健康发展,要建立和健全儿童医疗保障制度,家园共建及时处理儿童所患各种疾病,从而保证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减轻儿童心理压力。对儿童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生活的,所以家庭应成为良好的育儿环境以向儿童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应注意一下几点:

  1.创造和谐的生活气氛

  理想的家庭生活气氛是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带来轻松的、欢乐的、积极向上的感受,将有助于不断巩固家庭关系,从而消除儿童紧张等心理压力。父母对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儿童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2.整洁幽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

  现代家庭已将家庭环境提到了首位。家庭中有了孩子,环境布置的要求应向儿童倾斜,就是说要考虑环境布置对儿童的影响,家庭中物质环境是无声的教师。

  3.文化生活渗透

  必须提倡高尚的文化生活,因为它对儿童将产生精神影响,选择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书籍、歌曲、影片、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游戏等,将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和心理健康成长,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活。试想:如果家庭中已赌博为娱乐内容,将会给儿童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为此,家庭应慎重的选择安排家庭中的文化生活。

  (三)社区、家庭、托幼机构相互融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有力保证。

  1.托幼机构必须把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相融合。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的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打破班级界限,由大、中、小班各级间儿童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的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性和合群性。

  2.托幼机构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托幼机构环境创设必须给儿童轻松、愉快的感受。教师应尽可能的关爱儿童,特别是刚入园的儿童。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必须时刻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为:学习积极,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品行端正,适应良好等。教师应时刻注意观察儿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将儿童成长过程显现出来的幼稚心态和偏移行为误归为心理不健康的范畴。

  3.以社区为依托,实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区是儿童生活的小的社会环境,与儿童的成长息息相关。各社区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对儿童发展计划。如:以“三优”(优生、优育、优教)工程为龙头,形成社区学前教育工作网络;开设“家庭教育铺导站”、“家长学校”;优化街道地区的社会环境等。利用社区的力量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构建面向21世纪的儿童心理健康保障系统。

  儿童是社会的希望、人类的明天。在社会急剧变革、文明加速发展的现代,儿童成为每个国家的宝贵财富,谁拥有健全的儿童,谁便拥有未来。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儿童关注的力度,建立儿童心理健康保障系统,从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品质、人际互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策划,以便使儿童从小形成合理的心理结构,获得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心理背景和素质条件。这对于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儿童的身心素质,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