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儿童的个性是有个别差异的。这在区域活动中不难发现:有的儿童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动机和乐趣而无须教师干预;有的儿童则依赖性较强,需要教师的肯定、鼓励和帮助;有的儿童较外向,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较强,愿意帮助别人;还有的儿童常常在区域活动中自娱自乐,象是进行一种平行游戏,不善与人交流等。
《纲要》要求“保证儿童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者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形成积极的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其中,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儿童自主游戏,它与其他一些集体游戏相比,能给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能使儿童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游戏,获得发展。
一、创设区域环境是师幼互动的前提
长期以来,儿童的活动一直是教师精心预设下进行的,即使区域活动也不例外。教师常常会把一些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放到相应的区域中,将区域游戏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儿童在区域掌握集体教学中未掌握的知识,技能,这样做儿童还是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何来积极的互动呢?因此我在创设区域游戏环境及材料投放上会先做细致的观察:观察儿童喜欢喜欢玩什么?和谁玩?在玩的过程中会说些什么?了解儿童的兴趣点,结合他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设计、投放相应的玩具材料。如针对我班儿童喜欢玩走迷宫、小猫钓鱼游戏,在数学区投放融合10以内加减运算的迷宫图、钓鱼卡。由于游戏规则要求儿童必须做对运算才能顺利走完迷宫、钓到鱼,因此儿童必须努力攻克难关。在此过程中便出现了同伴间的交流、互动。当儿童有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我再进行深入、积极地参与,这样会更加有助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大胆尝试和探讨。
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师幼积极互动的顺利保证
儿童的个性是有个别差异的。这在区域活动中不难发现:有的儿童能够在“工作”中获得足够的动机和乐趣而无须教师干预;有的儿童则依赖性较强,需要教师的肯定、鼓励和帮助;有的儿童较外向,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较强,愿意帮助别人;还有的儿童常常在区域活动中自娱自乐,象是进行一种平行游戏,不善与人交流等。因此和儿童积极互动应该是能与儿童产生心灵的共鸣,被儿童真正理解、接受和呼应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儿童个性、不同的事件,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区域儿童互动中我采用“等等看”、“和你玩”、“向你请教”等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1.“等等看”当儿童遇到冲突和活动困难时,常常会求助于老师。如果这个矛盾或问题是儿童有能力解决的,我便不会以教师的身份自行解决了事,而是等等看,倾听儿童讲述,以引导者角色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自己想出解决策略。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形成合作探讨式的师幼关系”,从而达到师幼活动的协同。
2.“和你玩”针对那些依赖性较强,需要教师的肯定、鼓励和帮助的儿童喜欢参与区域活动,但是在游戏中碰到挫折便会放弃,缺乏坚持性,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儿童一起玩,帮助儿童顺利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3.“向你请教”,是产生积极互动的动力
晶晶是我班比较内向的儿童,不善与人交往。在活动中我曾多次鼓励她,并请能干的同伴和她一起游戏,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我发现她在手工区用毛线编出一个个精美的相框,便立即用一种赞叹、羡慕的口吻说:“晶晶编的相框真漂亮,我也想编一个,你能不能教我?”看到老师有不会的向自己请教,晶晶显得很惊讶,但很快便答应下来。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晶晶很有耐心地教我,而我也很有耐心地学着。为了鼓励她大胆地与我交流,我还不时地停下来,就某一个步骤详细地向她请教,而她也边解说边示范。晶晶在教相框中找到了自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她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大胆了。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幼儿 周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