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大班数的组成教学策略的研究

2012-05-0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是数学本身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反映。数量关系又是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起着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大班开展10以内的组成教育活动,引导儿童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涵的一些简单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赋予儿童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对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针对目前大班组成教学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我们认为:在大班对儿童进行10以内组成及加减的教育仍然是需要的。这首先是儿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问题需要组成和加减学习的经验,其次组成加减的学习可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应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降低知识本身的难度,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重视让儿童在实际操作和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中,获得和积累组成加减的相关经验,并引导儿童感受体验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数学关系,重视儿童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儿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儿童在积极自主的学习中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

  由于数学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10以内组成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序地解决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儿童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1、知道除1以外任何数都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两个较小的数合起来仍是这个数,体验数的可分性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发现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此数的所有组数。

  3、积极尝试用语言、数字符号概括和表达自己的分合过程和探索发现。

  4、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关系。

  5、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比较发现多组分合记录单中哪种分合顺序分得既快又不容易遗漏,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6、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每个阶段需要儿童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儿童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儿童理解数学关系。以下是我们试图通过几组师生互动的过程实例,予以说明:

  一、当儿童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

  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由于生活中儿童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初学时过多的干扰,教师应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均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和儿童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儿童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例如:

  1、以游戏“分书”、“分皮球”的形式,引导儿童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2本书、3个皮球)

  2、引导儿童思考将2本书、3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

  3、教师分别邀请两名儿童根据儿童提出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

  4、鼓励儿童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书、分球的分合过程。(2本书分给**1本,分给**1本;**的1本书和**的1本书合起来是2本书。)

  二、当儿童不能够在一种操作活动中每次取相同数量(取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

  教师可在分物板为每个儿童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儿童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絨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取总数,帮助儿童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