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有较强的嫉妒心理。成人能较好的掩饰自己的嫉妒心理,儿童则不然,们会把自己的嫉妒心理表现出来。如:我请小A唱支歌,他刚唱两句,就被小B打断了:“唱得点都不好听。”是什么原因使他着样做呢?原来他的好胜心很强,再平时各方面都跟A不相上下,这回老师让小A唱歌,没有先叫他唱,所以才会发生上面的一幕。这种不复输的心理其实就是儿童的嫉妒心理。早晨,儿童来园后,小C搬出积木搭了一幢漂亮的高楼,我当即表扬了他,并把他的作品放在玩具柜上。可不一会儿,小C哭着跑过来说“老师,XX把我的大楼房推倒了。”由于儿童的嫉妒心理的驱使,我班发生这样的事很多很多。
既然儿童也会产生嫉妒心理,老师就应该慎重对待,因为儿童的嫉妒心理很容易表现为攻击行为,还会出现同伴之间的拉帮结伙的现象,另外,儿童的嫉妒不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老闷在心里,会良成儿童的别扭等不良情绪。这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对待儿童的嫉妒心理,不能一味的压制,也不可放纵。事实上,嫉妒并不是全都是坏事,只要教师适当地引导,把这种嫉妒心理转化为正确的方式表现出来,可能成为儿童进步,向上的动力。对这种孩子,我采用的方法是:多鼓励,同时要求他们严一些,防止儿童形成习惯性的放纵行为。当小B说小A唱地不好听时,我表扬了他唱歌很好听后,又批评他不该在别人唱个时随便插嘴,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歌,并要求他听完小A唱的歌后,自己也来唱一支,跟小A比一比,看谁唱地最好听。等他们唱完后,请小朋友评一评,他们谁唱得好。使小B知道老师并没有轻视他,使B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好那些方面不如别人,应虚心向同伴学习。同样,从XX毁坏小C的劳动成果的行为得到启示:我定期请每一个儿童搭一样东西,不论好坏,都放进展览区,从而让每个儿童都有表现的机会,然后再让大家评比,培养儿童“下回超过他”的竞争意识。
总之,耐心地对待儿童的嫉妒心理,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应看到它的积极面,通过老师正确有序的教育,使儿童正确评估他人和自己,从小养成竞争意识,顺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