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试论幼儿期预埋作文能力--语言教育论文

2007-08-1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作文是学生的必修必考内容,写作文是多数孩子比较挠头的事情。好多人反映自己孩子没有想象力,不能按照要求构造相应情景,说几句话就没词了,卡壳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观察生活、积淀素材的生活因素,又有听说读写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因素。为了帮助幼儿家长预防孩子可能出现的作文难、难作文现象,本文拟就幼儿期预埋作文能力作以表述,并以此就教于幼教同仁和广大家长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生以学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写常用的应用文”。这就是说让学生用记叙文的形式来表述自己的生活,表明自己的认识。我们预埋作文能力就说叙述方面的能力吧。

  形式的问题。语言就是外壳,是内隐心理活动的显在表现形式。单纯作为形式,作文的语言应该是规范标准的书面语。瓶颈有两个:方言的问题、口语的问题。孩子有自己生活的方言环境,学说普通话的语音可以很快做到,但孩子掌握普通话的语汇并熟练运用能力却并非那么容易做到。方言有自己的强旺生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力不是普通话所能比拟的。我们学前阶段的孩子口语的应用与表达,比之书面语应用不知要多出多少倍!所以形式的问题是预埋作文能力的第一个障碍。我要提请注意两个转变:方言向普通话的转变、口语向书面语的转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简单!方言向普通话的转变要求我们创建一个普通话的环境,在生活中坚持说普通话,提高孩子说普通话的意识和水平。口语向书面语转变要求我们多提供一些机会,比如表演儿童剧、讲故事等等,给孩子使用书面语的良好经验。

  内容的问题。记叙文就是要说生活,内容的问题就是生活的问题。孩子要观察、要思考、要探索,幼儿父母老师们支持就是了。生活环境范围的缩小、兄弟姊妹角色的缺失、媒体作用的无处不在,导致孩子第一手的感知觉经验相对贫乏,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适应就像带着手套、穿着皮靴一样。其实现在的孩子很可怜。我们要做的是多带孩子到自然中去、多带孩子到朋友中去,少把孩子圈在家里、少把电子媒介当保姆、少把孩子当“小大人”,给孩子真正的生活。这一点,只要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怎么过的就能做到的。

  个性的问题。作文跟个性有关系吗?风马牛不相及呀?不是的。我查阅了许多作文方面的资料,多是说经验如何、训练怎样、知识作用等等,恰恰忽视了一点——学生是能动的人。因此对于学前期的孩子而言,在个性方面,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应该做好:一是要培养孩子敢说、想说的习惯,多鼓励多欣赏,不要让表达成为一种负担;二是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声音,不要压抑孩子。前者是明确的,不必多说。我来重点说一下“孩子自己的声音”。凭良心讲,我们做父母的都会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梦想强加于孩子,孩子为了不失去父母的爱学会了顺从。我们给孩子这种压抑,孩子要适应就只能自我抑制,之后委靡不振、活力衰退失去“自己的声音”。这个是长期的关乎孩子一生的大事。试想孩子写作文用的是别人的感受、别人的语词、别人的思维,能写出好的作文吗?能活出自己吗?我们要做的是:解释孩子的行为、感觉、感情,努力倾听孩子的声音。做到了这一点,就不单是预埋了作文能力,还埋下了一颗有活力、有主见、健康仁爱的个性种子。

  我撰写本文的目的是抛砖引玉,吸引大家思考孩子的生活状况、考问父母对孩子内心声音的关注程度。希望能对大家、对孩子有好处。

  参考书目:
  1、《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艾丽丝-米勒《儿童的一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