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妈妈我会说话了-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2011-08-2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妈妈我会说话了 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一、幼儿的基本情况1、自身:童童是小班的一名男孩,今年三岁。他从小发音不清

妈妈我会说话了

                   ——对一个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个案研究

一、幼儿的基本情况

1、自身:童童是小班的一名男孩,今年三岁。他从小发音不清,不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也就是通常说的语言障碍。平时在班里基本不说话,不与同伴交往。动作缓慢,但大脑反应能力正常,能很快理解别人的意思只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与人交往方面有强烈的自卑感,不愿与其他幼儿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环境:童童的父母双职工,文化程度中等,家里还有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感觉童童这方面偶缺陷,比其他孩子不幸,所以就尽可能的给予他更多的爱护,更多的满足,以至于他非常的依赖父母。爷爷奶奶对他更是加倍溺爱,什么都由着他,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娇惯任性,并且语言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

二、原因分析

1、先天生理方面。针对童童的以上情况,我与童童的妈妈进行沟通,得知在她怀孕前服用过激素之类的药物,这可能是导致童童语言障碍的主要因素。不愿与人交往,长时间用声不当,发音器官僵化和构音器官功能的退化,导致发声障碍,使童童成为语言发展障碍较严重的幼儿。

2、家庭环境方面。童童的父母是双职工,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他,爷爷奶奶只是给予更多的呵护、满足,也就是所谓的“爱”。有什么意愿都是父母替他表达,没有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更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造成他的语言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3、社会交往方面。由于孩子语言障碍,父母不让他与同院的其他幼儿玩耍,限制了他的交往,没有提供给孩子与外界交往、交流的空间、机会,致使童童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自我中心严重、任性、为所欲为。

三、干预过程及效果分析

干预过程:

1、创设情景交往,使孩子感受与他人交往的快乐。有强烈自卑感、不愿与其他幼儿、教师进行交往的幼儿,教师应持积极的态度,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抚,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可信可亲,但不是溺爱。

一次我收拾玩具,我微笑着请他来帮助我,他只是站着看我收拾,而不帮忙。于是,我故意将玩具掉在地上,他看见迅速的帮我捡起来,我亲了他一下感谢他,他并没有拒绝,以后他看见我收拾东西就会跑过来帮忙。

2、采取鼓励的方法,激发其说话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语言的学习也不例外,只有孩子喜欢说了才能用心去学习发音方法,平时我鼓励他用语言进行交往,每次当他很认真的说一个字或一个词时我都会很认真的倾听,只要他做出一点进步的行为,我都会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

3、日常生活中贯穿语言的训练。由于童童长期很少用声及用声不当,他的发音器官已经僵化,不能良好的工作。于是我建议家长配合先让他做一些基本的训练:舌操、唇操、呼吸操,坚持每天训练,使各个发音器官逐渐灵活,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让他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次吃点心时


 

,童童最后一个洗完手,没有他的点心,他看看其他小朋友,再看看我,我就装做没看见他的样子,继续提着篮子等着,过一会他慢慢的走过来了,我就主动问他:“这是什么?”然后教他说“蛋糕”,他就模仿着我说“蛋糕”,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他,童童拿着蛋糕高高兴兴的回到座位上去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以后每次教他说话他都能很认真的跟着说。

 

4、家园共同努力。在对童童进行研究和矫正的过程中,我不断的与家长进行沟通,提高家长的正确认识,及时了解在家的情况,因为只是老师在园里的关注是不够的,必须使家长、教师对童童有一个统一的期望要求,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在家庭中,我要求家长要积极的去引导童童说话,耐心去倾听他的话语,不能嫌弃孩子说话费劲而急于替他表达或是打断他的话,更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父母倾听的神情可给孩子最大的安慰,从眼神中获得自信,是消除自卑的重要体现。

效果分析:

通过这入园几个月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童童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基本上克服了自卑心理,能够认真听老师上课,能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交往了,说话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且发音比以前清楚许多,能说“张老师,我喝水。”“妈妈再见”等简单的短句。看到童童的进步,老师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欣喜的,相信只要家园继续努力配合,根据他的情况随时制定教育目标,童童的明天一定会是
一番新的景象。

四、建议:

1、对这样的孩子不能由心软的父母管,童童的语言训练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父母要有充足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2、不论有意无意,当童童有一点、甚至微小的进步时,都要给予有效的鼓励和肯定。

3、同意父母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念,协调行动,不能过分溺爱,应严格要求,该惩罚时一定要惩罚,不能出现孩子控制父母,父母却没办法控制孩子的局面。

五、启示

    孩子的先天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但后天的语言环境是可以改善的,就看我们要不要去做,怎样做?对于这些有一定语言障碍的孩子们,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耐心、爱心来关注他们,改变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