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解释以及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受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直接影响,从而形成幼儿期所独有的“天真幼稚的理论”和“非科学性”的知识经验。突出表现在:
1.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在探索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极其合理的,合乎他“自身逻辑”的。
幼儿认识事物的这一特点是由于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所派生出来的。
例证1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
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例证2原有经验:小朋友喝开水长得好
新的认识:给菊花浇开水
例证3原有经验:种子种在土里几天后向上出小芽、长大
新的认识:看到花生往下长了芽,把它正了过来,让根向上长
例证4教师让孩子们说菊花对人的好处
孩子原有的经验是:树能产生氧气
新的解释:菊花能产生氧气
2.表面性和片面性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抓住本质特征,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释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
在问幼儿“月亮为什么不会落下来”时,幼儿会回答:“月亮因为明亮,所以不会掉下来。”幼儿只注意到表面现象,以表面现象解释事物的本质。
实例 幼儿眼里的新方法
一幼儿认为自己有多种接亮小电珠的方法
(1)用一节电池
(2)用两节电池竖起来
(3)用两节电池再加一节没有电的电池
(4)用两节电池横着放
3.主观性和泛灵论
幼儿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往往从主观意愿出发,或赋予万物以灵性(即泛灵论)。幼儿总是用“儿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及其关系。
例1 某中班幼儿探索一个指南针的装置
指南针的装置实际上是一枚可以自由转动的缝被子的针(已被磁化),教师在它的底座的四个方向分别贴上四个小动物图片,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个幼儿在开始的时候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我抓到谁,就假装谁。
当他第一次轻轻转动这个针,发现针尖停止在猫时,对自己说:“我抓到小猫咪,我就装小猫。”然后扮了一个猫脸,模仿猫的动作。当他一次次重复转,看它还能指到哪里时,发现针尖总是指向小猫,便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又是小猫!”
有一次,他试图让指针指向别的小动物,就用手按住指针想让它停,可是当他放开手后,针尖仍然指向小猫。于是他开始寻找原因,一会儿轻轻转,一会儿重重转,一会儿把指针取下来,将指尖对着桌子刮,一会儿又翻开底座看看下面有什么东西,却没有找到答案。
事后,老师问他有什么发现,他说:“我发现它转不到好多东西,只能转到小猫,它喜欢小猫。”
例2 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识
教师:“太阳会不会掉下来?”
幼儿:“太阳不会掉下来,因为如果它掉下来,我们就会死了。”
教师:“为什么有春夏秋冬?”
幼儿:“这是为了让咱们换个天气,因为太冷了,就把人给冻死了,太热了就把农村的地干死了。”
教师:“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
幼儿:“白天得起来上幼儿园、上班,晚上得睡觉。”“因为只有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它不能光照一个地方,还得去照别的地方。”
幼儿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解释具有“人为的”和“万物有灵论”的色彩。这个时期的孩子相信每件东西都是由人所创造的;他们还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他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最初,只要对人有用的物体,幼儿都认为是有生命的;接着是仅限于会移动的物体(如浮云、汽车);再后来是对自发性移动的物体;最后,才是动物、植物。
总之,幼儿还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及其关系,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或赋予万物以灵性。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无法获得完全客观的认识。也就是说,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非科学”性。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不能像中小学生那样学习真正的科学概念,只能获得一些有关周围物质世界的经验,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
(编辑: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