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尊重、理解孩子的态度,认真倾听。当孩子“告状”时,成人不应以“去,我忙着呢”回应或简单地应一句“知道了”。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待孩子是不礼貌、不尊重的,会使孩子更感委屈。成人应耐心倾听,并从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所以当孩子来“告状”时,我总是蹲下来,认真地看着他讲,“告状”的孩子的情绪往往比较激动,我会轻轻地对他说:“你慢慢说好了,老师在听呢。”如果遇到哭哭啼啼的孩子,我会先安慰他:“你最乖了,不哭喽。”因为此时孩子是为了宣泄紧张情绪而“告状”。这是孩子与伙伴发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状”来宣泄紧张情绪,减少忧虑,以达到心理平衡的过程。等孩子哭声渐止时,我就会说:“不能哭了,老师都听不清了,快告诉我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其次,弄清事实,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人应弄清孩子“告状”的原因,适当安慰孩子,但不应完全相信某个孩子的话,应鼓励、启发孩子说出事情的过程,想想是谁的错,该怎样解决问题。最后,弄明白孩子“告状”的原因,有区分地对待。
当遇到一个喜欢告状的孩子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觉得很头疼。然而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又必须要保持冷静的态度,耐心倾听,弄清事实,然后一步步地帮孩子解决问题。无论孩子是怀着哪一种动机来向你告状的,他的心里肯定带有些许的不平和委屈。所以你一定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讲述,先让他把心里的情绪发泄出来,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下事情的发生经过。当然,你不能无条件地相信孩子的话,有时候是做错了事情,想要逃避责任,来一个“恶人先告状”。甚至是因为嫉妒他人,在极力贬低他人,抬高自己。但要鼓励孩子表达,一句话事小,却从此培养了孩子大胆用语言交往的能力。
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幼儿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绪体验正是幼儿产生和发展友谊的基础,也是日后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同时,通过交往,幼儿可以学习合作、分享、协调、助人等社会技能,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社会性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在幼儿期培养交往能力的目的所在。
为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还要努力地创设良好的社会交往的环境,遇到“告状”的孩子,我们一般情况下都会直接面对犯错的孩子,把问题给解决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幼儿交往能力培养的真实情境,换一种方法,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一些自己怎样去和小朋友“谈判”或讲道理或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一定要给孩子这样的概念:他们自己是有能力去对付这些难题的。久而久之,他们就能够积累起这些经验,将来也能独立解决问题了。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来“告状”的孩子的问题,同时使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用奥尔夫乐器进行奏乐教学的建议
- 上一篇:如何在儿童教育中培养儿童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