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活动环境
《纲要》在五大领域的阐述中处处渗透了“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一类表达,突现了“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我们在活动前,为了让幼儿自己收集材料,鼓励幼儿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收集、创作,我班利用了“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单”向家长宣传此活动的意义、目标和研究方法,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工作,支持幼儿收集材料,或者在家中先和幼儿玩。在家长的支持下,收集了许多废旧材料,幼儿看着自己收集的一篮篮废旧材料,将要变成一件件漂亮的作品,他们的心情非常激动,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大班幼儿已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活动中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只提醒幼儿观察你选择的材料做什么比较合适,你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制作了,幼儿在宽松的气氛中开始活动了。活动时,鼓励他们可以合作进行。如做火车的幼儿,自发3个幼儿成一组,商量好两个幼儿做车厢,一个幼儿做车头和轮子,这样幼儿有充分的时间装饰,完成的作品比较有质量。活动中幼儿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满足的需要、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轻松的音乐声衬托着剪刀等材料的磨擦声,合奏着一首美丽的交响曲。
二、发展活动能力
这种活动是提供生活中废旧材料,通过玩玩、做做,用剪、画、粘等让幼儿自由地创造,从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收集废旧材料的过程中,小汪的妈妈说:“我家孩子以前吃零食的包装纸(盒),吃到哪儿扔到哪儿 ,说他也不听,现在可好了,连一张糖纸都会放好,要带到幼儿园,不再随便乱扔了这种类似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生长益处很大。
当幼儿拿到一件材料时,做什么好呢?幼儿就要对此材料进行观察,从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最终作出决定,孩子的决策能力得到了发展。
操作时,如在玩“可乐瓶过家家”的活动中,幼儿细心地剪下可乐瓶的中部,任意剪出青菜、鱼、虾等“过家家”所需要的菜类,然后用记号笔勾出轮廓,涂上颜色,非常形象逼真。当时,我没有想到用记号笔勾出轮廓,可孩子们想到了。幼儿的这种玩法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发展了想象能力。
又如在“酸奶瓶系列”活动中,浩鸣组织他们一组做了一套茶具,6个幼儿在他的带领下分配如下:他和一个幼儿负责剪,另外两位幼儿装饰,还有两位幼儿负责粘贴。用乐百事酸奶瓶剪下下半部做茶杯,再剪下一长条成手柄,用双面胶和透明胶固定;用葫芦形的酸奶瓶做茶壶(剪下下半部分,上面剪掉一点,中间挖个洞插进一根较粗的吸管,装上手柄即成。负责装饰的两位幼儿十分忙碌,画呀、剪呀,装饰得蛮鲜艳。做完后,浩鸣端着有些粗糙的茶具向大家介绍时,同伴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幼儿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从中都表现出来了。
三、凸显环保意识
《纲要》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我们活动的材料是人们生活中扔掉的废弃物品,假如我们不收集,也许这些东西会埋在一个地方,使我们的地球又少了一块净土。在收集废旧材料时,乐乐说:“老师这办法真好,让这些没用的盒子、瓶子又有了发挥他们本领的地方了,我家后面的小河里,浮满了空瓶子、泡沫等,夏天的时候很臭,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不让大家乱扔废品”,乐乐的话也是其他小朋友的心里话。因此,在收集废旧材料时,孩子们自觉生成了“我们爱地球”“有用的垃圾”活动,活动后,孩子们积极争当“环保小卫士”,让好多废品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孩子虽小,但经过三年的学习对环保已有了一些认识。
如在“纸盒系列”活动中,佳佳提议他们一组的小朋友做汽车,婷婷马上说:“我做一辆扫地车”,其他小朋友接着说:“我做洒水车”“我做装垃圾的车”。于是他们一组做的都是环卫工人用的车。作品展示时,佳佳高兴地向大家宣布:“我们的这些汽车一定帮助大家服务,让大家有一个干净的地方”,全班幼儿都笑了。
这种活动本是一种“制造”垃圾的活动,可我班幼儿,把自己剪下、撕下的垃圾放在桌子上的篮里,不小心掉下的马上捡起来,活动后总是整理得干干净净,这种习惯是环保教育的结果。
通过努力,孩子们的作品很多,可以看出,孩子们喜爱这种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了玩创作的乐趣,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创造生活中的美,响应“节能、低碳、环保,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新时代主旋律。成果展示时,孩子们自豪地告诉大家:“这都是我们做的”。智慧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上,开发和培养尤为艰巨,如果能够留心利用身边的材料来进行开发、培养,放飞孩子创新的希翼,孩子们将会越来越聪明 。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自信——培养儿童成功的钥匙
- 上一篇: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