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从知觉到意义——婴儿分类能力与概念发展研究述评

2008-04-30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摘要:3个月左右婴儿只具有知觉性分类能力,仍然是非概念有机体;7个月左右婴儿能够进行意义性分类,这时婴儿已经成为概念有机体。生命最初的3个月到7个月是概念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知觉信息的重新描述是概念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非概念有机体,概念有机体,概念,重新描述,意义性分类     引言       概念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下经典发展性问题:非概念有机体(nonconceptual organism)(它是基于事物象什么来对世界进行分类的)是如何向概念有机体(conceptual organism)(它是基于意义性基础来对世界做出反应的)转变的。可以认为某些高等动物是非概念有机体,它们能够根据事物外表的异同对事物加以区分;而概念有机体只可能是人类,因为它需要意识的参与并产生意义。婴儿概念发展研究正是讨论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最初的概念是怎样的,以及它怎样完成了从非概念有机体向概念有机体的决定性转变。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客体,这些客体可以以特定方式组成不同的集合,每个客体集合就是一个类别(category)。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需要非常频繁地判断具体客体属于哪一类别,这个过程是分类(categorize )。个体头脑中存在的分类依据是他所掌握的外部世界的类别知识,这些有关特定类别的知识(或观念)就是概念(concept)。       类别是外界客体的集合,是个体根据他所具有的“概念”来对外界客体进行归类组合的结果;概念是个体头脑中存储的对同类客体共同特征进行描述的心理实体,通常意义上,我们认为概念是带有意义背景的;而分类则是个体根据感知得到的新异客体的信息而对客体进行归类(确认类别)的心理活动。分类活动将概念和类别结合了起来,实现正确合理分类的条件是个体有稳定清晰的概念知识以及对外界客体的准确感知。可见,个体在分类活动中的表现反映了他的概念状况。   一、有关研究的回顾       婴儿分类能力研究存在两个主要范式,下面分别简述之。第一个主要范式称为“习惯化一新异偏向程序”( familiarization-novelty preference procedure )  ( Quinn等,1996),简称习惯化研究。其基本思路是,向婴儿呈现一系列图像,直到他们对这些图像感到熟悉为止(表现为注视时间明显减少)(这些图像能够通过形成一个类别来加以解释)。随后再向婴儿呈现一些此前没有见到过的图像,婴儿对新异图像的反应就可用来估计婴儿是否形成了一个建立在他刚才熟悉过的图像样例经验基础上的类别。如果婴儿表现出对来自熟悉类别新异样例的熟悉化概括(注视时间短),同时对来自新异类别的新异样例有更高的偏向(注视时间长),那么就可以认为婴儿己经对先前熟悉的样例形成了类别表征;否则就认为婴儿是不加区分地对待新异的本类别客体和他类别客体,就可以认为他没有在先前熟悉过的图像样例经验基础上形成相应类别(表征)。       相关研究结果简述如下。婴儿能够形成形状(几何图形)、动物、家具、脸谱等的类别表征(Behl-Chadha, 1996)。不过,最有趣的还是Quinn等(1993)的发现,先让3.5个月婴儿熟悉某只猫的图像,然后同时出现另一只猫和一只狗的图像,婴儿对狗的注视时间明显比对新异猫注视时间长,这个表现与成人对猫一狗的分类反应相似;但先让婴儿熟悉某只狗的图像,再向他们呈现另一只狗和一只猫的图像,婴儿对二者的注视时间却相差无几。可见,猫的类别表征排斥新异的狗,但狗的类别表征却不排斥新异的猫。这就是婴儿分类习惯化研究范式的一个代表性成就:3.5个月婴儿的猫一狗不对称排斥性分类现象(asymmetry in the exclusivity of the CAT and DOG categories)。       另一种研究婴儿分类能力的主要范式可称为动作模型( model action )  ( Mandler,2000 )。其基本方式如下:先让婴儿观看主试用刺激项(常用玩具模型)表演的动作,然后向婴儿出示两个测试项(一个来自与刺激项同一类别,另一个来自另一个类别;且二者相对于刺激项来说都是新异的),让婴儿选择一个客体来模仿刚才主试做过的动作。与习惯化范式的图片任务相比,这种任务增加了一个动作属性—主试用玩具表演的动作的性质,有的是类别特定的(这种动作只能针对这一类别的成员做),有的是类别中性的(这种动作可以针对两个类别的成员做)。如果婴儿选择了恰当的客体(比如与刺激项同一类别的成员来模仿主试的动作),那么就可以认为婴儿能够对客体进行分类;同理,如果不加区分地(随机地)选择两个类别的客体来模仿主试的动作,则没有形成刺激项所代表的类别(表征)。       相关研究结果简述如下。当模型中的动作是类别特定的(比如“喝水”只能是针对动物的动作,而不可能是针对车辆的动作)时,不管刺激项是类别的典型样例(狗)还是不典型样例(犰狳),7-14个月婴儿都恰当地选择了与它们同一类别(动物)的客体(猫、鸟),而没有选择别的类别(车辆)的客体(轿车、飞机)。但是,当模型中的动作是类别中性的(比如“用水清洗”可以是针对动物的动作,也可以是针对车辆的动作)时,14个月婴儿的选择在两个类别间随机地变换(陈安涛等,2002 )。这一发现,可以认为是这类研究的一大成就:在模仿类别特定属性时,7到14个月婴儿已经能够明显地将他们的模仿活动限制在特定类别边界内;在模仿类别中性属性时,他们就能不加限制地跨越类别边界。这个结果非常吻合成人的反应方式。   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严格说来,这两类研究是在讨论不同的对象,习惯化一去习惯化研究讨论的是婴儿对不同客体进行知觉区分的能力,证明婴儿在非常小时就能够在知觉上识别不同客体之间的差异。而动作模型研究则力图通过让婴儿理解客体的意义或功能,在更高水平上探测婴儿的认知能力。下面就此展开详细讨论。       从研究范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习惯化研究和动作研究只是在形式上相似,两者所调查的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习惯化研究的指标是婴儿的眼睛注视时间,动作研究的指标是婴儿对客体的选择,这方面二者是相似的。但是,婴儿正确解决这两个问题所依据的内在能力是不同的。对于习惯化研究中出现的任务,一只狗经过训练也有可能完成;但动作研究中出现的任务却测查意义性行为或意识性行为。对图片的区分可能是非概念有机体的行为表现;而意义性行为则是人类所独有的行为,它在意识支配下发生的。以这种思路将不同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人类概念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习惯化研究通常采用静态的图片材料来研究婴儿的分类能力,而动作研究则通过类似于游戏的方式向婴儿呈现刺激材料,并让婴儿用动作操作来表示其选择。1.在习惯化研究中,婴儿看到的只是刺激的外部形象,即刺激看起来象什么;而动作模型技术为婴儿提供的信息要丰富得多,不仅有外部形象,还告诉婴儿模型中的客体能够在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或者具有什么功能。2.动作模型中客体能够激发婴儿强烈的探索兴趣,但对图片的注视则很消极。3.动作模型研究衡量了婴儿积极检查刺激的时期,而图片研究测量了整个注视时期。也就是说,动作模型研究测量了有意检查,这个过程涉及对知觉信息的分析,这一时期正是产生意义性概念的分析观察时期。4.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婴儿突出地感受到客体的功能或意义,这种效果在图片注视任务中很难发生。       习惯化研究基本上研究的是较小的婴儿,比如3个月左右的婴儿,这样小的婴儿几乎不能从主试的语言和表情中获得什么信息;动作研究探讨的是较大婴儿,比如7个月以上的婴儿。这一差异对于说明这两类研究结果的差异其实具有重要意义,也许正是年龄变化的因素,使中期婴儿获得了某些早期婴儿所不具有的能力,从而在分类活动中表现出来了。这种研究对象年龄上的差异及其研究结果的差异,对于我们理解概念产生的过程有重要价值。       习惯化研究得到的结果认为,3个月左右婴儿能够对客体加以区分,而且根据的是客体的类别归属;而动作研究所得结果认为,从7个月开始婴儿能够对客体做出相当好的区分,能够根据动作属性的变化来决定其选择,而且有明确的类别边界,认为婴儿做出的选择根据的也是其类别归属。这两个结果看似相差无几,都认为几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有根据类别来对客体做出分类反应(这种分类是合理的,与成人的类似)。但事实上此“类别”非彼“类别”也。两类研究实际上调查了不同的东西,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婴儿如何克服这一差异的问题正是从非概念有机体向概念有机体转变的关键。       在习惯化研究中得到了一个颇为令人费解的结果:3.5个月婴儿对猫和狗分类的排斥性不对称。另外,它们还以大量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3个月左右的婴儿已经能够形成某(刺激项)的类别表征,这个表征会排斥来自其它类别的新异项目,但不会排斥来同一类别的新异项目。动作研究发现婴儿能够根据动作属性的变化,有规则地将自己的选择或者限制在特定类别边界内或者在类别之间不加限制地选择,这种反应与成人的行为已经非常接近了。应该怎样理解这两类类似的结果呢?特别是如何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这些结果。我们认为这些结果都是可以成立的,从其研究程序来看其结果是无庸置疑的,但是研究者们在解释自己结果时常常各执一词。他们没有从综合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将这两类结果加以比较综合,我们却试图这样做。       个体能够对一个知觉性的新异项目注视更长时间,这种注视并不需要概念支持,因为它可能只是对一个自动形成的知觉原型习惯化的反应。但动作模仿任务肯定需要意义理解,因为为了正确选择特定客体作为模仿动作的对象,要儿必须知道测试客体在特定事件中能够扮演什么角色。前已述及,动作模型研究测量了有意检查,这个过程涉及对知觉信息的分析,这一时期正是产生意义性概念的分析观察时期。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使婴儿突出地感受到客体的功能或意义,这种效果在图片注视任务中很难发生。可见,图片的熟悉化或习惯化测试不能引起婴儿的概念活动,但动作模型测查却能够激活婴儿的概念活动。       由此,我们大胆地提出,习惯化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是非概念有机体的行为,而动作研究中得到的结果可以认为是概念有机体的行为。习惯化实验的任务实际上是很简单的,从他们变化的有限实验材料(比如狗、猫、小汽车)来看,这些任务对于高等动物来说也是可能完成的。就3个月婴儿的反应来说,也可以认为这样小的婴儿的行为反应与高等动物的反应没有本质的差别,仍然是非概念有机体。而且,这类研究得到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3.5岁婴儿对狗一猫的分类存在非对称性排斥现象,即婴儿先对猫习惯化,随后能够表现出对狗和猫的区分性反应,但先对狗习惯化后,却不能表现出对狗和猫的区分性反应。我们认为正是因为3.5个月婴儿只是非概念有机体,他们对实验任务的反应是知觉水平的反应,是处于某些模块①的强制限制之下的图像匹配。而在动作研究中,7个月以上的婴儿可能已经具有的意义性知识及分类能力,因而其反应就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上,虽然这时的婴儿还几乎不具有语言能力,但是它们的动作已经在明确地显示这种意义性行为了。有理由推论从3个月到7个月是人类婴儿从非概念有机体向概念有机体转变的关键时期。   三、婴儿存在两类概念(分类)       研究证明婴儿一般都从3、4个月开始起就能很容易地区分不同性别的脸了,但他并不知道这两类脸是什么。这说明能够在知觉水平上根据事物表面信息对事物加以区分与在意义水平上根据事物的内在或背景信息对事物加以区分是两种水平不同的能力表现。能够区分不同的脸与知道不同的脸有怎样的意义是不同的问题。根据这个标准,结合对已有研究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在婴儿(包括成人)的分类活动中存在两种不同水平的分类:知觉性分类和意义性(概念性)分类,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的不断发展和积累,人类个体会越来越多地进行意义性分类,但即使是成人,可能也无法完全不进行知觉性分类(比如对知识贫乏领域事物的分类)。       3.1婴儿已经具有意义性概念       我们认为,如果假设3个月婴儿就具有通常意义上的概念,是不能接受的。概念并不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外部世界的频繁相互作用(早期主要通过动作)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根据对7个月以上婴儿进行的动作研究得到的结果,我们认为7个月以上婴儿就已经具有了通常意义上的概念,他们的分类行为已经是意义性分类,他们已经从一个非概念有机体转变成了概念有机体了。当然,这种最早出现的通常意义上的概念是相当粗糙的。       知觉性分类是个体无法意识到的,只是个体对暴露在眼前的刺激的一个恰当的符合知觉理的反应而已,它与事物的物理表面特征有关(狗、桌子、脸甚至随机点图看起来象什么)。给出一系列的刺激,它们彼此有某种物理相似之处,个体的知觉系统将从当前信息中抽象出主要的成份,这个抽象的结果会影响到随后对相似刺激的确认。这个过程是一个知觉原型或一个知觉图式(schema)形成的过程,这种分类可以看作视觉输人系统的功能,也即是Fodor提出的对世界的感觉的模块(Moscovitch等,1994)。       在动作研究中,当对特定属性进行模仿时,7个月婴儿对来自同一类别的样例(即便非常不典型的样例)均施加了相同的处理,说明当主试系统地在类别内变化类别代表物时,婴儿能够将自己的模仿动作控制在类别边界内。当对中性属性(动作)时,婴儿是无差别(统计上)地跨越类别边界进行模仿;模仿特殊属性(动作)时,即使主试鼓励婴儿将特殊属性应用到不适合对象上去,婴儿仍然将自己的模仿限制在类别内。显然,这些事实是无法用传统的婴儿只具有知觉性概念和分类的观点加以解释的。在这类研究中,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主试系统变化的类别代表物可能在外一有上看起来很不相似(即缺乏外部物理特征的知觉相似性),而婴儿依然能够将自己的模仿动作控制在类别边界之内,这意味着忽略外部可见的具体特征,而矣注内在的抽象的属性,这就是典型的意义水平上的概念活动。当然,在动作研究中,婴儿也必须先对客体形成知觉性表征,但这种知觉性表征又必须与动作属性联系起来,当与动作联系时,婴儿需要加工的深度就增加了。更为重要的是,动作代表着功能,而理解功能是形成事物意义的重要途径(Mandler, 2000) 。所以,(至少)7个月以上婴儿开始具备意义性分类能力,因而也就具有了初步的通常意义上的概念经验。       所以,婴儿至少能够进行两种分类:知觉性分类和意义性分类。知觉性分类是在知觉客体间表面特征异同基础上对事物的区分,并没有理解事物的意义;而意义性分类则是在理解意义或功能的基础上将两类客体分开。前者是一种低级简单的“区分”,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分类”。       3.2婴儿存在两类概念及其发展       事实上,长期使用习惯化技术研究婴儿知觉性分类的Quinn等人(2001)在研究中也承认,习惯化研究可能只研究到了婴儿的知觉性分类。在用“类别表征”这一术语来解释婴儿的在习惯化实验中的注视行为时,意思并不是说婴儿能够理解类别的意义,类别是有明确边界的,类别也有结构性的实体(如原型)、或名称,而只是事物表面特征在婴儿头脑中形成的知觉表征。所以类别表征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理解的类别,而更可能是早期意义性类别的初始的基于相似性的知觉前驱。       如前所述,习惯化范式在研究婴儿认知能力上存在缺陷,它事实上不能探测高级认知能力。对这一缺陷,动作模型范式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根据这类研究得出的更新结果,我们认为应该立足于不同年龄婴儿具有不同分类能力这一点上对早期认为婴儿只具有知觉性分类的理论进行修正,并且提出更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相比,毕竟指导思想更重要。       已有数据(Mandler, 2000)表明从几个月起,婴儿就开始根据目的来解释活动了,4个月婴儿已经了解了某些与处理客体有关的事实。5个月婴儿会注意到“够物行为”( reach )的目的而不是它的时空属性。9个月婴儿能够在动物、车辆等类别间进行概念推理,表达推理的动作都涉及客体活动的目的。既然婴儿能够进行意义性分类,那么他们就必然具有相应的抽象的意义性概念。       意义性概念与个体种类知识的建立有关,比如与形成狗是什么东西有关。意义性概念是从个体对知觉到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处等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开始的。婴儿期正是开始形成这种意义性概念的时候。当婴儿遇到动物、车辆、家具、器皿时,他们必须要形成这些东西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的观念,特别重要的是要描述这些东西在特定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意义性概念建构的核心可能是个体认为特定客体能够做什么或者自己能够对它做什么。简单地讲,知觉性分类和意义性分类之间的差别,就象知道某物看起来象什么与知道某物是什么之间的差别。如果婴儿具有小玩具的知觉性概念,这可使他再认出相似的小玩具(感到熟悉),但这种知觉上的再认不需要知道这个小玩具是什么;如果婴儿形成了一个意义性概念,他们就知道这个小玩具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等。   四、意义性概念产生机制:重新描述(redescription )       我们已经确认,大约在生命的3个月到7个月之间,婴儿初步完成了由非概念有机体向概念有机体的转变,也可以认为是完成了从知觉性分类向概念性分类转变的过程。这使婴儿开始具备意识,开始理解周围世界及其中各种事物。那么,这个转变是怎样实现的呢?或者说意义性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       关于婴儿概念及分类能力发展的传统观点认为,婴儿只能利用某种先天的相似感来完成最初的分类,他们认为此时婴儿还没有任何的(意义性)概念。Keil (1991 )将这种先天相似感称为原始相似(original similarity )。比如,婴儿看到一只狗在吃东西,他就会期望别的与此物相似的东西也能吃东西。随着观察经验的增加,婴儿看到猫能吃东西、鸟能吃东西,等等。最终(可能在语言发展的支持下)做出了更难的推论:所有的动物(即使它们看起来并不相似)都能吃东西。这种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但是含糊其词地将婴儿概念产生描述为从原始相似到发展出概念,事实上就是认为这个过程只有一个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发展就完成了。虽然这种观点谈不上错误,但也难说是正确合理的。       已有研究证明,3个月婴儿形成客体知觉原型的方式与成人大体上是一样的,而形成客体知觉原型本身不要求婴儿形成特定种类的表征,因为知觉原型可以是基于整体的也可以是基于个别特征的。不管是基于整体还是基于个别特征,知觉系统都能自动从呈现的图式中抽取出主要因素或成份。Mareschal等(1999)提出了一个自动编码器网络模型(connectionist model),这个模型认为原型是通过增加个别事件之间的联结力度来形成的,同时要保持某些有关个别事例的信息,他们还利用计算机成功地模拟了这种分类反应。其关键特点是,在形成这种知觉类别或原型时是不需要注意或意图的,因而也不需要概念支持。       3个月大的婴儿在习惯化实验中的反应实际上是将狗的图片和猫的图片区分开,也能区分马和斑马(E,和Quinn,  1994),但他们完成的并不是意义性分类反应。另外,Quinn和Eimas (1996)发现,婴儿对狗和猫所做的早期分类基本上是基于它们的面部特征的差异,而不是整体外貌的差异。Quinn等对不对称排斥性分类现象的解释认为,部分原因可能是狗的面部特征变化更大,其范围大到已将猫的面部特征覆盖的程度,这也有力地说明3个月婴儿不具备意义性分类能力,否则他们应该不出现这种不对称排斥性分类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4到10个月之间的婴儿逐渐开始对刻画动物的外貌和面部的关联属性结构敏感起来(Younger, 1992)。       对于婴儿来说,意义性分类需要创造某种存在于意识中的、可以通达的表征系统,意义性分类需要个体对知觉到的东西是什么有意识的分析并形成内部表征。婴儿在遇到动物、车辆、家具、器皿时,为了形成意义性内部表征,他们必须要形成某种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的观念,特别要描述它们在事件当中扮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概念建构的核心可以描述为个体认为它们能够做什么或者能够对它们做什么,即应该知道其功能,能够进行动作模仿毫无疑是对被模仿物的功能的认识。另外,意义性概念涉及到客体间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常常也带有功能的特点(Nelson, 1985)。当然,就意义的理解而言,只能研究婴儿认为动物会什么,而不是动物本身确实是什么。       意义性概念必须具有可通达的潜力,以便于完成计划、问题、推理、回忆等。按照这一标准,可以认为概念性功能至少在9个月(甚至7个月)时就出现了,因为这些功能到这个年龄时已经在操作上表现出来了(Willatts, 1990)。另外,这种发展(转变)机制产生的意义性概念应适于映射到语言中。       知觉性分析界定为一个过程,对已经获得的知觉信息加以有意分析,并以一种新形式记录下来(重新编码)。通过对知觉信息的分析,个体可以将视觉信息重新描述(mdescription )成更简单清楚的形式。这一新形式可以保证个体能够描述、回忆、或思考新事物,而不只是认识它。重新描述是从分析知觉性资料开始的。知觉性加工是自动发生的,因而是不受知觉者有意控制的,但意义性分析需要有意控制。Piaget曾观察到如下现象:婴儿试图学会象实验者那样眨眼睛,在正确学会这个动作之前,婴儿在练习眨眼睛时会伴随着双手或嘴巴的张合,这反映出婴儿要能够操作相应姿态动作,须要先能够以心理表征的方式操作它。这个理解比他正在操作的姿态更抽象,而且这个理解有明确的意义性。       对知觉性分析的重新描述是以映像图式的形式进行的。映像图式(image schema)可以简化为对参与到事件当中客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的重新描述。映像图式是客体发生路径的抽象空间表征,包含起始点和结束点,客体间存在着各种包含、接触、支持及其它偶然的关系。       映像图式一般都带有动力或动态的特点,它们代表着动物及其在空间中的运动。映像图式可以通过一个抽象过程容易地引出,这个抽象过程是针对知觉信息的,可能是某种身体动觉(bodily kinesthesis)。比如,最简单的映像图式是路径样的,它代表了客体通过空间在轨道完成的移动,不考虑轨道或客体本身的知觉性细节,最有可能在早期婴儿中形成的路径映像图式代表着如下内容:生命体运动、非生命体的运动、自主运动(即,没有民任何其它客体接触而开始运动)、当另一个客体接触它时开始运动,而在路径之间的联结代表着在一个运动客体和另一个客体之间的偶然(关系)。这些映像图式能够通过递归式精细加工而成为更复杂的形式,比如来源一路径一终点,这可认为是目的概念的最初形式。Slobin认为,这样的概念(最初概念)被合并成为所谓的原型式操作景象(prototypical manipulative scene),其中存在一个自主运动者,它能导致另一个客体移动。他认为这种前言语理解能够使词素与语法关系发生联系。这些基本意义可以合并而形成概念,不仅是种类的概念,还是关系(如包含)的概念。       因此,重新描述(知觉性分析)是在一个相对抽象的水平上对客体运动路径表象的选择和重复描述(刻画)。通过重新描述,客体运动路径的知觉性信息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会将连续性的运动参数重新描述成小的离散的观念包(package)。这种小的观念包是对运动表象信息的一种更为抽象的表达形式,可以认为是一种意义表征。同时,由于它们创造了有关事件的离散式表征,这种表征可以通过一种产生式方式得到合并,所以它们也是思维和语言的基本单元。并且这种观念包也使意识的通达成了可能性,即人可以将这些观念包置于意识之中,从而产生“概念有机体”的对客体的意识。一个令人惊奇的发展实现了。       总之,婴儿最初的意义性类别是在婴儿开始对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分析时形成的。这个过程通常会被导向作为整体的客体,特别是导向这些客体正在做什么。进而,对客体间相互作用路径的分析会造成(经由映像图式的形成或者某种类似的重新描述过程)不同种类事物的概念:生命物、非生命物、特务和病人。   五、小结       婴儿在形成知觉性概念时肯定利用了表面相似性,他们从早年(2、3个月)就开始这样做了,而且很容易。不过至少要到7个月时才能开始形成意义性概念。婴儿在形成意义性概念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表面相似性。这种最初的意义性概念是建立在理论(意义)基础上的,因为婴儿要区分(定义)动物、车辆、植物、家具为不同的种类,他们必须利用一些抽象表征。       必须要强调的是,知觉信息是意义性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比如,最早出现的动物概念是某种象自主运动的东西,它能与没有直接接触的其它动物客体相互作用,可见最初出现的意义性概念的潜在基础是知觉信息。实验发现,婴儿通过知觉发现钥匙与小车门相联系,但他们还将这种联系概括到摩托车、卡车和飞机上。显然,不是门或小车与钥匙相联系,而是“车辆”(类别)。因此,婴儿会利用物理特征及其相似性关系来识别客体,但这些知觉关系不能限制建立知识基础的意义性联系。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区分知觉性相似和意义性相似是有必要的。在人类概念系统基础得到奠基的早期,有证据证明知觉性相似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得到的使用较多。但知觉性分类不同于意义性分类,意义性分类是建立在客体在事件中扮演角色这类信息基础上的,这种信息与客体看起来象什么之类的信息不同。       首先,知觉性概念影响的信息与意义性概念影响的信息不同,这种差异可以看作在个体对于事件看起来象什么的概要性表征与他对事件是什么的概要性表征之间的差别。知觉性分类估计的是知觉相似性。至少在婴儿早期,这种分类在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于有关功能或种类知识的;它能够在完全缺乏意义的条件下出现。甚至可以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分类而只是形成特定知觉性图式(在知觉水平上区分不同客体而已)。       其实,如果将分类限定为只是意义性分类,那么这一领域存在的某些争论可能会消失。意义性分类估计的是概念相似性,它与类别成员资格或种类有关。意义性类别可能包括知觉性描述,但它的初始内核是客体在某一领域中的分派(assignment ),这种分派是由一些抽象特征刻画的,客体在事件中扮演角色(功能)是典型的分派。       其次,至少在婴儿期,知觉性概念比意义性概念包含了更为细致的信息。婴儿在几个简要的试验后就能辨别狗和猫,他实际上已经对大量细节性的知觉信息进行了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抽取出一个概要的知觉性表征。但许多早期意义性概念具有全体的、粗糙的、缺乏细节的特点,实验发现的婴儿能够将动物和车辆作意义性的区分却不能区分不同动物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就思维、问题解决、回忆这些复杂认知活动来说,许多知觉性信息是不能通达的,但意义性信息可以通达。比如,婴儿能够利用知觉性信息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脸,但他们并不“知道”它是什么,因此不能对它们进行思维加工。但意义性概念对这些复杂认知活动具有通达性,婴儿至少从9个月开始就能够模仿过去的事件,这不仅要求形成意义性概念的能力也要求通达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知觉性概念和意义性概念的功能不同。知觉性概念用于再认及客体确认,而意义性概念用于控制归纳概括。与成人相似,婴儿的归纳概括是建立在种类的基础的而不是以知觉相似性为基础的。当然,成人的归纳推理肯定要利用知觉相似性,但他们利用它来帮助判断种类而不是作为归纳的基础。不管新异客体与一只动物看起来多么相似,如果我们认为它不是一只动物,那么就不会将动物的属性归到它身上。       总之,研究已经证明,在婴儿之初就不止一种分类发生。它们的功能不同,依赖的信息不同,对复杂认知活动的通达性有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不同。至少,必须要区分知觉性分类和意义性分类,前者是自动地估计知觉相似性,而后者则依靠意义的判断。意义性类别依赖于客体的功能或角色,而不是它们看起来象什么。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育理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