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让发展成为幼儿教育坚定的目标

2011-06-29 来源:幼教博览 作者:董旭花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幼儿发展始终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幼儿教育涉及到的课程建构、教与学、师幼关系等都是围绕

幼儿发展始终是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幼儿教育涉及到的课程建构、教与学、师幼关系等都是围绕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鲜明打出了“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旗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从新《纲要》这些语言表述中,我们都可以领悟到幼儿教育的根本目标,幼儿发展应该是幼儿教育最坚定的目标,也是我们始终恪守着的教育信念。
了解幼儿是确立幼儿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
幼儿应该有什么样的发展?创设什么环境、选择什么课程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怎样开展幼儿园的教和学活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回答幼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等问题。了解幼儿、研究幼儿是确立幼儿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也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程。
作为教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一类的课程,了解幼儿一般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实践中对幼儿个体的观察、了解和把握。也就是说,教师除了了解各个年龄阶段幼儿一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之外,还需要了解和把握幼儿个体的发展现状、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这是把握该阶段幼儿发展目标、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对幼儿实施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
其实,教师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比如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常规,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应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如何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都与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不够有关。因为我们不够了解幼儿,所以不知道幼儿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不知道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更能引发幼儿积极地投入活动,不知道如何与他们有效沟通,不知道如何面对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在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应该把观察、研究幼儿纳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并对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解读儿童言行,走进童心世界”应该成为每个合格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操守。
面向全体的发展观
幼儿的发展,不是个别幼儿的发展,而是作为幼儿教育对象的群体的整体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1.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发展不是齐步走
了解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其实对于幼儿之间的差异,无论是个性、经验、能力还是发展水平、学习方式,教师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生活中,都会有很多感性的体会。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幼儿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忽视,这种忽视来自于教师内心对于幼儿差异的不认可和不够尊重。比如,一个班里的幼儿一起学习跳绳,很自然的结果肯定就是有的喜欢跳,有的不喜欢跳;有的跳得很好,有的跳得很勉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一般就会认为那个跳得不好的孩子太笨拙,需要使劲给他“补课”,加强练习。如果园里还要搞什么跳绳比赛,老师就会怪那个孩子拉了班级的“后腿”。至于老师原来熟知的多元智能理论早就丢到了脑后。
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幼儿个体的差异的认识和尊重就更难,一方面,囿于过大的班额,教师与孩子的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对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关照难以实现。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文化知识教育的过于看重,导致教师和家长都会不自觉地以孩子对于所谓的文化知识的掌握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标准。教育上不要搞“一刀切”、“齐步走”,这些话我们说了很多年了,但现在仍然是导致很多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的主要原因。
从实践层面上讲,尊重差异不是相互等待,也不是停留在关照发展水平较差的幼儿上。尽可能减少集体活动,增加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也许是现阶段较为现实的一种途径。
2.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发展
《纲要》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为所有幼儿健康成长服务,这是《教育法》最基本的保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如何处理与每个幼儿的关系直接反映了这一点。既然幼儿的发展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无论表现在身体上、还是智力上,或者心理上的特殊差异,教师都应该观察到,并给予及时的、合理的引导和关照。一方面应该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有行动和表现的机会,都能获得满足与成功;另一方面,要关注有各种发展潜能的幼儿的发展需要,要给予丰富的刺激和适当的引导;第三,尤其不能放弃那些有一定发展障碍的幼儿,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寻求幼儿发展的最佳优势点,促进其健康成长。
发展是全面的
从幼儿个体来讲,发展是整体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些目标和我国教育基本方针强调的要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1.安全和健康是发展的首要目标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纲要》强调的这个目标不仅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而且是幼儿园开展各方面工作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在每个老师的心中。无论是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后勤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工作,都应该以幼儿的健康为前提。
2.发展幼儿的感知运动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住到高楼上,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占据了幼儿的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幼儿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也导致了许多幼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的问题。有人认为,伴随年龄的增长,儿童感知运动能力会自然增长,这种看法是荒谬的。有目的、有规律、有系统、高质量的训练对幼儿来讲是十分必要的,这包括发展走、跑、跳等大肌肉运动、平衡、小肌肉精细动作、视觉、听觉、动觉等感知觉协同活动等等。
3.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身体和感觉意识的发展,也包括情绪情感的发展。幼儿园的幼儿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在与别人日日共处的集体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别的幼儿相互比较,受到他人评价,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意识,引发幼儿的情绪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幼儿是自我中心的,难以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3—4岁幼儿已经显示出对成人或同伴的理解和同情。即使经常捣乱的孩子,当看到老师难过时也会主动安静下来。5岁幼儿,还能不同程度地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需要宽松、和谐的师幼关系和良好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慎对幼儿进行横向评价,需要在丰富适宜的活动中逐步提升幼儿对自己的肯定和接纳,并获得满足和成功感。
4.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自出生就开始了他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这个过程是如此漫长,以至于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至今也不敢说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已经很好了。
对幼儿来讲,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包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学习同伴交往的技能、学习与人合作,并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学会同情、关心和友爱等等。在这些方面,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楷模,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避免包办代替、简单处理幼儿之间的冲突。
5.发展思维,提高认知能力
学前期是思维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前儿童在7岁前已达到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水平”,思维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认知的发展,影响到幼儿的入学适应等现实问题。作为教师,第一,需要尊重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可揠苗助长。第二,从知觉行动思维到具体想象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行动参与和直接操作,所以教师的教学,万不可“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要道”(皮亚杰语),单纯靠听和说的记忆型学习是不适合幼儿的。
6.丰富审美体验,发展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让幼儿获得满足和愉悦,平衡和舒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完整和谐的人格。审美活动就其本然状态来讲,首先重要的不是认识性,而是体验性。所以幼儿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并尊重幼儿的审美表达,不可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扼杀幼儿的创造性。
发展有长时效应和短时效应
《纲要》最核心张扬的教育理念就是终身教育理念,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既然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负责,那么我们不仅仅要考虑社会需要什么,家长喜欢什么,还必须要思考对幼儿一生发展有支持性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看透现阶段功利主义短时教育存在的弊端,也不会再困惑于“要不要教幼儿识字?”“要不要教幼儿英语?”这样一些具体问题。
追求幼儿教育的长时效应,就应该彻底摈弃教育的功利主义,让幼儿有全面和谐发展的机会,让乐学、会学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旋律。
发展与快乐的童年生活不矛盾
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把学习、发展看成是快乐的对立面,“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训诫对我们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我们恒定地认为幼儿必须牺牲今天的童年快乐,才能换取明天良好的发展前景。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
杜威曾经强调“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在另一个阶段的生活,是同样真实、同样积极的,这两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同样丰富,地位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教育者要“尊重未成熟状态”。
“尊重未成熟状态”,教育者就应该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保障游戏的时间,提供丰富的游戏器具和游戏内容。
“尊重未成熟状态”,教育者就应该学会等待、学会欣赏,不要鼓励幼儿过早成为“标准化大人”。
“尊重未成熟状态”,就不要以明天的幸福为诱饵,来剥夺孩子今天的快乐,允许孩子在童年有一段呆呆的、梦幻般的、爱玩的、胡说八道的时光。因为,童年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捍卫童年,让发展伴随他们快乐的童年生活来实现。
幼儿发展离不开教师发展
教师是幼儿发展最重要的“他人”,是构成幼儿成长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幼儿发展最具动力性的因素。教师无论在认知、价值观、个性、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对幼儿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就像教育是“双刃剑”一样,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也有正负两个方面,好的影响有赖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所以,在现阶段幼教改革过程中,仅谈幼儿发展,不管教师如何,幼儿发展只能落入空谈。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教师个人的专业认同、专业自觉和学习进步,也有赖于幼儿园良好团队文化建设和管理培训制度。努力提高现阶段幼儿园教师自身素质,改善师幼关系,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和能力等,都是现阶段比较紧迫的任务。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育理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