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自然实验法, 考察了中班和大班幼儿对于公有玩具和私有玩具的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 结果发现: 1.中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不太在意。在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轮流, 忽视同伴以及霸占和争抢玩具的情况较明显。在私有玩具分享上主动性较高, 乐于交换。分享行为受成人的引导与暗示较明显。2.大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有所顾虑。在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共同游戏, 出现自主的利他行为。在私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将交换作为一种手段, 道德行为受外界评价的影响较多。研究者据此提出, 只有在尊重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分享行为。
【关键词】玩具所属;幼儿;分享行为
分享是指个体与他人共同享用某种资源, 它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 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道德感的基础。
关于分享的研究, 最有代表性的是Ugurel-Semin对4~16岁儿童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发展状况研究。研究发现, 被试在与他人分享5~15颗坚果时,“吝啬”倾向在4~6岁达到高峰。另外,Damon在概括4~8岁儿童分享观念发展水平时指出, 5~6岁的幼儿处于平等分配水平, 他们懂得,当资源较少时,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数量相同的资源。他的平等分配水平观点的提出很有科学性和创造性。但这些都是西方研究的结论, 其研究结果是否只适合于西方文化背景不得而知, 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 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近期国内也出现了较多关于儿童分享的研究。不过单纯从分享物的所属性出发研究儿童的分享行为尚未见之于文献。
在幼儿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 幼儿的分享物主要有两种所属性: 幼儿园集体所属和幼儿个体所属。那么幼儿的分享行为是否有“公”“私”之分呢? 幼儿所谓的“小气”和玩具的所属有关吗? 王海梅、陈会昌、张光珍将分享物分为“偶得物品”与“拥有物品”进行过研究, 但研究中的“拥有物品”(小贴画) 是实验者给予幼儿答对问题的奖品, 与一般的幼儿拥有的物品情况有所区别。本研究关注的是幼儿早中期对“公”“私”物品的分享情况, 并试图通过研究揭示出我国幼儿早中期的分享观念及其规则, 以期为幼儿道德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考虑到幼儿口头表述与实际行为往往存在差异以及小年龄幼儿理解能力欠缺的特点, 本研究的个别访谈选择在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上较成熟的大班幼儿, 并通过对中大班两个年龄段带班教师的相关访谈, 了解幼儿的分享意愿及观念。考察和分析幼儿的分享行为, 最终目的是希望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观察。但自然观察的不足之处是观察点比较散, 而且比较被动, 所以我们选择的是自然实验法, 既通过实验让被试表现出具体行为,又尽可能保证气氛的真实自然。
一、自然实验
实验条件1: 公有玩具分享情景。
实验地点: 幼儿园内一个单独、安静的房间。
实验对象: 大班和中班各四组幼儿,共八组,每组六人。
将幼儿带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无人打搅的房间,让他们按小组分坐在一张桌子周围。桌子上放四种益智玩具(大班为:插粒、三角球体、魔球、计算板;中班为:飞机拼版、七巧板、智力拼图、数字钓鱼。这些玩具幼儿以前没玩过,幼儿对此有新鲜感。)
指导语:“小朋友,这里有一些幼儿园的玩具,你们可以玩一玩。”
待幼儿开始活动后拍摄10分钟的录像。一次只拍摄一组幼儿。实验结束后对拍摄内容进行整理,将最先拿到玩具的幼儿确定为被试,记录其分享玩具的情况。
实验条件2: 私有玩具分享情景。
实验地点:幼儿园内一个单独、安静的房间。
实验对象:事先通知幼儿“愿意带玩具到幼儿园来玩的小朋友,明天可以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来,最好是需要动脑筋的玩具”。
把四个带玩具两个未带玩具的幼儿组合为一个小组。
同样,将幼儿带到一个他们熟悉的无人打搅的房间,让他们按小组分坐在一张桌子周围。
指导语:“有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 请他们向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他们的玩具,好吗?”待幼儿一一介绍完毕后,教师说:“现在你们可以玩玩具了。”同样,用拍摄录像的方法观察幼儿分享玩具的情况,时间也是10分钟,每次只观察拍摄一组幼儿。
实验过程中如果有未拿到玩具或没有玩具的幼儿向教师求助,教师提示他:“自己想想办法啊”“问问其他小朋友啊”。
同样的实验间隔两星期重复进行,以检验重测效度。
二、访谈
对大班幼儿进行分享意愿的访谈。将访谈幼儿的问题分成主客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内容涉及:公、私有玩具中有一个要分给别人玩,你会选哪一个? 如果是其他小朋友,你觉得他会怎么做? 并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询问他对“自私”的理解。
分别对两个班的带班教师进行访谈。询问该班幼儿分享自带玩具的情况以及平时如何进行幼儿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方面的问题。
三、结果分析
1. 4~6岁幼儿公有玩具分享行为
根据观察,我们归纳出幼儿表现出的两种分享行为:实质性分享(主动将自己手中的玩具给别人,允许别人使用或暂时使用自己手中的玩具,允许别人与自己共玩或互玩玩具), 感官分享(只允许别人在一旁看而不允许碰)。
从分享水平看可分为四个层次:
主动实质分享:看到他人没有玩具,主动给予;或看到别人喜欢,主动谦让。
被动实质分享:接受同伴的共同游戏;接受同伴的玩具交换;同意给同伴玩,但必须等到自己玩好;同伴想玩马上给他,等他玩好了再自己玩。
被动感官分享:接受同伴长时间的目光注视,但没让同伴动手操作;长时间接受同伴的语言指导或和同伴讨论与该玩具相关的话题,却没让同伴动手操作。
不分享:独占玩具,即便其他小朋友想一起玩,想交换玩或想轮流玩都不同意,甚至发生争抢,产生暴力倾向。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对被试幼儿出现的各类分享行为作了统计分析,列出中班和大班幼儿公有玩具分享行为的水平差异表。
中班、大班幼儿玩具分享水平差异表
主动 感官 被动 不分享
人数 中班 0 4 12 12
大班 4 1 15 7
频数 中班 0 10 19 20
大班 5 1 31 10
百分比 中班 0% 25% 75% 75%
大班 25% 6% 94% 44%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班幼儿能主动把自己手中的玩具让给同伴玩,而中班幼儿则没有主动分享行为的发生。关注自己,忽略同伴是他们普遍的特点。
在同伴提出分享要求后,大班94%的幼儿、中班75%的幼儿出现过对同伴的积极回应; 同时,大班有44%的幼儿、中班有75%的幼儿出现过不愿分享的行为。中班幼儿在玩具分享上没有太多的“积极”“消极”倾向,几乎处于“中间”水平。大班幼儿不管从人数还是从频数上看,他们对于玩具的分享行为表现得都更积极。
在感官分享方面,中班幼儿明显高于大班幼儿。
中班、大班幼儿公有玩具分享策略差异表
共同 交换 轮流( 先己) 先人后己
人数 中班 4 3 7 3
大班 9 4 4 7(3)
频数 中班 4 3 8 4
大班 17 6 4 9(4)
上表中,中班幼儿为被动分享情况分析,大班幼儿则为主动分享和被动分享两种情况分析, 括号中的数字为被动分享情况。
中班、大班幼儿不分享玩具情况统计表
口头拒绝 争抢
人数 中班 9 8
大班 5 2
频数 中班 10 10
大班 8 2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班幼儿采用轮流的策略进行分享的人数最多,接下来是采取共同游戏策略、先人后己策略以及交换策略。大班幼儿选择与同伴共同游戏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而频数更是高达17次。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所有的主动分享幼儿皆采取了先人后己的策略,即看到同伴手里没有玩具或看出了同伴对该玩具感兴趣但没有开口向自己要,就主动把手里的玩具给对方。另外, 关于交换策略,无论是中班幼儿还是大班幼儿均较少采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在拒绝分享玩具时采取争抢行为的人数和频数基本与口头拒绝同伴分享要求的情况持平,大班幼儿虽然也有较高的频数,但采取的策略有明显差异, 选择用争抢解决问题的仅为2人次。可见,大班幼儿在解决分享矛盾时更倾向于采用语言回应, 而不采用容易激化矛盾的争抢方式。
2. 4~6岁幼儿私有玩具分享行为
(1)大班幼儿私有玩具分享行为表现
根据事前通知,30名幼儿中有12名幼儿表示同意带玩具来幼儿园。当天,实际有11名幼儿带玩具来幼儿园。
观察情况表明,幼儿未出现对自己玩具的霸占现象,同伴之间交换玩具盛行,幼儿很乐于玩别人的玩具,乐于通过与同伴交换自己玩具的方式得到别人的玩具。对于共同游戏,玩具的主人总是在游戏中处于主导地位,接受其他幼儿注视的情况也比较多见。未带玩具的幼儿会想方设法和同伴共同游戏,当他与另一名带了玩具的幼儿同时想玩第三名幼儿的玩具时,他往往由于没有可供交换的玩具而失败。
当我们公开问幼儿应不应该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时,幼儿都回答说应该。原因是小朋友要相互团结,这样才会有更多朋友。当我们私下里问个别幼儿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玩时,幼儿的回答是因为他们缠我,我怕缠所以就给他们玩了。
(2)中班幼儿私有玩具分享行为表现
该班幼儿大多有每天带玩具到幼儿园来玩的习惯,因此我们随机抽取部分幼儿进行观察。分组方式与大班相同。
观察情况表明,幼儿未出现对自己玩具的霸占现象,相反很乐意与同伴交换玩具或与同伴一起进行情景表演游戏。与带玩具的幼儿相比,未带玩具的幼儿较易受到同伴的忽略。在教师的提醒下,其他幼儿能够马上将自己的玩具与未带玩具的幼儿进行分享或给该幼儿提出如何玩的建议。
问幼儿会不会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幼儿都回答会,而且不管是好朋友还是一般的朋友都会给。原因是如果不借就不大方了,要是不大方,好朋友就会越来越少了。
(3) 中班、大班幼儿私有玩具分享水平及分享策略
从观察中可以发现,不管是大班还是中班幼儿,他们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时进行主动分享的比例均占到一半左右。对同伴提出的分享要求基本都能给予满足,没有发现对自己的玩具独占或争抢现象。感官分享依旧存在,中班幼儿比大班幼儿明显,表现在对未带玩具幼儿的忽略。不过在教师的提醒下他们能够马上表现出对同伴的分享倾向或给予同伴一定建议。
分享策略方面,幼儿大多选择了交换策略且没有发现年龄差异。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班幼儿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玩具作为一个“筹码”,通过这个“筹码”得到别人的玩具,因此若他们没有其他玩具可玩时,很少会把自己的玩具给没有玩具的同伴。而中班幼儿则更倾向于与好朋友(同性伙伴) 交换玩具或者共同游戏,他们在分享私有玩具时更愿意“择友”,而不是“择物”。共同游戏的分享策略较交换策略运用得少,而且也没有发现年龄差异。轮流策略在私有玩具分享中几乎没有发现。先人后己也出现得较少。
四、讨论
1.分享观念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问题
多数研究发现,年龄与幼儿分享行为之间具有正相关,年龄大的幼儿较愿意分享,或显得较为慷慨。艾森伯格在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指出,亲社会观念和亲社会行为在有无冲突的情景下具有不同的关系。在无冲突( 或低付出) 情况下,亲社会行为更多的是本能,而在冲突( 或高付出) 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与亲社会观念才有直接联系。因此,在玩具数量发生冲突的分享情景中,幼儿的分享观念直接引导了他的分享行为。但在研究中发现,幼儿的分享观念可能与分享行为出现不一致,有时先于行为的发展,有时后于行为的发展。例如,中班幼儿乐于彼此交换自己的玩具,可以说分享得很好,但是他们真的获得成熟的分享观念了吗? 没有。他们仅仅是在学习成人给予的一种交流模式,正好这种模式很适合于满足他们得到别人玩具的愿望。同样,有些大班幼儿在交换自己的玩具时表现得很小气,是他们没有分享的观念吗? 不是。他们习得了基本的分享观念,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某些顾虑放弃了观念引导的相关行为。可以说,分享物所属性的不同,对幼儿亲社会观念与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玩具所属性的不同是怎样影响幼儿的分享观念和行为的呢? 从一开始在幼儿园进行公有物品的分享,到后来的私有物品的分享,幼儿内心对物品的拥有感是如何产生和转变的? 外界环境又是怎样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的? 这些问题还有待探索。
2.道德认知与分享行为
分享观念是幼儿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并随着道德认知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对于道德认知,皮亚杰把幼儿的道德认知称为他律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所谓他律是指幼儿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这一点在玩具的分享上已完全体现出来。中班幼儿的道德水平非常低,他们的道德观念依旧离不开自我中心性、自我关注性。他们必须依靠成人的引导,最明显的就是遵守成人赋予的规则。然而当外界刺激比较强烈,超过他们能承受的范围时,他们便又退回到自我中心。好比自我受不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又回归到本我一样。大班幼儿随着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情感观点采择能力以及亲社会道德推理水平的提高,已经开始表现出某些自主的利他行为,具备了一些移情能力,同时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也不断提高,他们对私物的分享有更多顾虑,也更在意同伴的负面评价。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道德判断与随心所欲之间的摇摆。他们想在同伴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苦恼的是有时又会与自己的意愿产生矛盾。
五、结论
1.中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性不太在意,他们更关注玩具本身的新鲜程度。在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轮流,忽视同伴以及霸占和争抢玩具的情况较明显。私有玩具分享上的主动性较高,乐于交换。分享行为受成人的引导与暗示较明显,完全处于他律的道德判断阶段。
2.大班幼儿对玩具的所属性有所顾虑,个别幼儿出现对私有玩具的“小气”现象。公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共同游戏,能关注到同伴的愿望,出现以同情他人成分为主的自主的利他行为。私有玩具分享上倾向于将交换作为一种手段。较关注同伴的评价,道德行为受外界评价的影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