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从《农夫救蛇》看传统文化对儿童同情心教育的影响

2008-04-30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李丽兰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由 4个部分组成:理解、关心、真诚和精神享受。笔者对此问题的关注来源于对《农夫救蛇》一文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同情心是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同情心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有优秀的内核,也有封建的糟粕,教育者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区别,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农夫救蛇”有没有错?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由 4个部分组成:理解、关心、真诚和精神享受。笔者对此问题的关注来源于对《农夫救蛇》一文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第一,仔细品味会发现,整个故事都在讽刺农夫的同情心。既然蛇是凶残的,农夫同情它、救它,还“焦急地转来转去”, 这不是很可笑吗? 第二, 我们应告诉孩子:农夫的根本错误不在于怜悯蛇,而在于他的愚昧无知。第三,从当今生态保护的角度来讲,怜悯一条响尾蛇也未尝不可。试想,如果把它装到笼子里或者布袋里,同情心又有什么错呢? 第四、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而言,这个故事有可能产生误导:同情心换来的都是恶报。

坏人不应该同情,否则将会付出严重的代价。但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于是,所有不认识的人都不能同情,以防上当受骗。不问青红皂白地同情一个陌生人,是愚蠢的表现。这就是读《农夫救蛇》得到的结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儿童同情心教育的影响

《农夫救蛇》的故事虽然并非原产于中国,但它是儿童必读的一类故事,而且故事中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已经完全“本土化”、“国产化”了。因此在培养儿童同情心的同时,也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同情他人的痛苦

当同类遭受不幸或痛苦时,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他所承受的苦痛,并与他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就是同情心,即“恻隐之心”。

孟子主张性善论,说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这就是仁、义、礼、智的四端。他认为性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对别人的不幸与痛苦要有同情心。“恻隐”,即同情心是所有仁义之举、善良之行的开始。但“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强调的是人的本能,它近乎为人类先天的遗传而无需后天的教育。这种隐化了社会意义的同情与我们对后代进行的同情心教育有一定的差异,后者更多的是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假如没有真正善解人意的同情心做基础,即便是家长、老师出于自己的同情而强要孩子去做好事,也很可能演变成一种施舍或例行公事。比如:某某学校的学生不幸患上了重症,学校出于爱心发动全校学生捐款。这种行为固然值得称道,但问题在于,在这种爱心行为实施之前,老师有没有先从情感上引发学生去理解、分担那位患病同学的痛苦,并在这个基础上以自愿的方式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并未从情感触动开始,而只是像做作业一样完成老师下达的指标,还有少数学生甚至产生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施舍心理。试问:这样的善举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休戚与共”——分享他人的快乐

同情心的另一个重要的内涵是:当他人拥有快乐和幸福时能与其分享,并在自己的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情”不应只限于痛苦和灾难,这个“情”实际包含了“休”与“戚”两个部分, 即古人所谓的“休戚与共”。

遗憾的是古人没有在中华文化中很好地贯彻这种精神,我们可以从“休戚与共”这一词汇的出处来说明这一点。明代有个叫瞿共美的在《天南逸史——帝幸南宁府》中言道:“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原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这里的“休戚与共”与政治需要紧密相连,掺杂着功利性,是图回报的同情,而不是纯粹感情上的相投共鸣。由于它与黎明百姓的喜怒哀乐无丝毫的牵连,当然不可能准确把握同情的全部内涵,自然也就不关照常人的快乐和幸福这一重要的内容了。

由于古人狭义了“休戚与共”的含义,使得我们在教育后代如何“分享别人的快乐”这一点时就不可避免地走歪路。结果是:即便一些人之间存在同乐的现象,那也基本属于血缘血脉与利害关系的牵扯,对别人的成功、快乐通常采取漠视甚至是嫉妒的态度。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中学生在班上的成绩一直第一,可期末考试她好友的总成绩排名超过了她。她回家后在父母面前又哭又闹的,而做父母的非但没有批评子女的不良情绪,反而劝慰说,她好友的好成绩是偶然的,只是运气好,很可能是和老师关系不错就多给了她几分,这样的成绩不值得羡慕。以这种方法教育子女对待别人的成绩和喜悦,无形中浸染了下一代,以至于产生恶性循环。

(三)“慈悲为怀”——由人及物的大慈悲

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不仅对人类,而且对星球上所有的生命都给予爱护,这真正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照和尊重。这一点在我国传统文化“慈悲为怀”中早有提及。

佛语中“慈悲”二字本意指给他人以安乐和拔除他人的痛苦,而“慈悲为怀”则体现了佛教与世人同情和不杀生的主旨,同样是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起纳入关照的视野中而构建出的广义的同情观,我们不妨称之为“大慈悲”。可以说,佛教全部教义的内在道德含义是博爱与怜悯。佛教信徒普遍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不杀生、素食的思想根深蒂固,对生物充满爱心, 从而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慈悲为怀”的传统文化, 使我们对同情的定义不应局限在人与人之间, 而应由人及物扩张至整个生命的领域。有调查表明,爱惜小动物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 而肆意摔打小动物的儿童,均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并缺乏同情心。现在不少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买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但却缺乏对孩子同情心的教育。有这样一个例子:美国某大学里, 一个中国留学生用细线绑着小鸟的腿给儿子玩。小鸟挣扎着,一会儿被放飞,一会儿又被扯回来。一美国妇人看到不忍心,一把扯断细线, 放飞了小鸟。事后中国留学生很气愤地要“论理一番”。殊不知,残害小鸟,把残忍当好玩以逗取孩子开心,实在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从关心小动物到关心他人,这对儿童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儿童的同情心却可以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遗憾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儿童关心小动物的同情心的培养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从而错过了一些进行教育的极好机会。

三、“农夫救蛇”的启示

再回到前文,也许有人会问:《农夫救蛇》的故事可不可以讲? 笔者认为,可以讲,但不要在孩子太小的时候就大肆渲染,以免孩子的同情心被抑制,甚至被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在讲《农夫救蛇》的故事时,一定要强调:同情心换来的不都是恶报。而且要让孩子思考:有智慧再加上同情心,会不会得到农夫的结果?严格地说,“害人之心不可有”是对的, 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在孩子真正懂得独立思考前,应再加上一句:“帮人之心不可无”。

总之,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者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去研究、思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儿童的身心的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育理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