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幼师要培养儿童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儿童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儿童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儿童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幼师要培养儿童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儿童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儿童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儿童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幼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根据活动目标及儿童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幼师应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问法,结合图片引导儿童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儿童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示范法,解决难点,用富于情感、较夸张的示范榜样来诱导儿童模仿。
本次活动中,我以儿童为主体,创造各种条件让儿童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听唱法,儿童通过听来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节奏,锻炼儿童的自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观察发现法,是解决个别儿童差异的好方法,让儿童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体现《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环境,激发师幼互动,利于儿童想象。表演体验法,儿童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儿童的创造意识,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这些方法我将在说活动过程中详细体现出来。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作了精心设计,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在音乐实践里。
1.设置谈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儿童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由于儿童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儿童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儿童在欣赏歌曲后和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儿童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声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节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利用图片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儿童对歌曲的兴趣: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儿童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回答: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儿童存在个别差异,挥发的话语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励儿童说完整话,当儿童说出一句,我就以夸张的示范节奏朗读出来,让儿童加深印象,从而模仿,等儿童全部说出后,再完整节奏朗读。于是,我再引导儿童: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一边唱一边请儿童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儿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于是,我让儿童一起空手练习演奏大雨的声音,并提出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样的方法让儿童探索演奏小雨的声音。(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接着我请儿童用铃鼓完整演奏歌曲的节奏。为了激发儿童学习的更高兴趣,我将儿童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让儿童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