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二运官方微博的一张图片和短短一句话,再次让性骚扰成为中国热词。有人认为,作为营运商,只发一个微博提醒是不足够的,然而,在地铁拥挤的车厢里,运营商能做的很少,加强巡逻之类的提议根本不现实,运营商能做的只有做好宣传,以及提供完备的遭侵害后处理体系,而女性在车厢里只有做好适当的保护措施防卫自己。至于设立女性专列虽然看起来很美,然而,以我国女性已经“撑起半边天”的现实,其数目之多,已经不是设立专列足以解决的问题。
美国华盛顿地铁的反性骚扰三部曲:提供方便的举报途径
专家称上海每天600万左右的地铁出行,只有五六起的举报,因此认为地铁上的骚扰还不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大概率事情。然而,其中忽略了许多没有被曝光的事件,这是因为我国各地的地铁普遍都没有提供给乘客方便的投诉举报途径,很多骚扰发生后,也就一骂了之。
面对拥挤地铁上随时可能发生的性骚扰,营运商当然不能只提醒一下即可。美国华盛顿特区地铁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在2012年4月建立了一个投诉网站,乘客可以通过上网举报性骚扰事件,信息会马上转给地铁警察跟进,而举报者可以保持匿名,此外,受害者还可以通过Email发送照片或视频证据到运输局邮箱协助调查。
这是华盛顿都会区运输局(WMATA)的反地铁性骚扰三部曲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地铁体系中进行公告宣传,第三步则是进行反性骚扰训练,包括发放小册子、训练计划和训练视频等。
日韩印地铁设置女性专列:我国行不通
日本地铁堪称是世界上性骚扰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地铁,因此,2000年他们开发了“女性专列”,2002年正式运行。运行时间在上班高峰期的早7点半至9点半,途经主要商业区、娱乐区和市中心,以免频繁发生的性骚扰问题,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女性的需要。
之后,韩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及阿联酋、伊朗和埃及等穆斯林国家、东南亚马来西亚和我国台湾地区亦有设置。但所有女性专列都面对两个难题:涉嫌歧视男性以及运力压力。我国北京政协2009年曾有相关提案,但因女性乘客过多(占49.4%)而运力有限,遭到否决。香港的相关提案,亦因安全问题被否。
实际上,日本和穆斯林地区的女性专列能够成功有其独特因素:穆斯林的宗教要求男女分开,而日本地铁女性乘客比率不高。
地铁上女性多数必须学习自保
2005年修改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首次将性骚扰列入现行法律的框架内,其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受害妇女有权向单位和有关机关投诉。”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然而,在现实中,因为“取证难”、“界定身体接触是否故意难”等原因,目前寄希望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地铁上的性骚扰问题还有一定难度,更多时候,女性必须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其实,是否穿性感服装完全由个人喜好而定,不伤风化即无问题,只要懂得采取合理手段保护,即使穿“清凉”服装,同样可以免受骚扰。
(责任编辑:陈韶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