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专家支招:提高孩子交往能力的方法

2012-06-27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专家支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儿童的这种“沉默”会改变,其实不然,如果家长不有意识地引导和纠正,只会使这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到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导致交际能力较差。

  儿子刘恒今年(2012年)5岁,在家里能说也能闹,但一出家门,就完全变了个样,不和院子里的儿童一起玩,去幼儿园也是一个人待在一边自己玩玩具。妈妈很着急,为什么在家里很活泼,到了外面就那么内向?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呢?

  专家介绍,儿童的人际智能,随着心理的发展表现不同:1岁以下的宝宝,正处在行为能力的萌发期,对人和物的探索欲望比较强烈。这一时期,无需大人教,就愿意与人沟通,见到喜欢的人会伸出手要抱,也会冲着陌生人笑。然而,1岁过后,人际智能会出现“倒退”现象。儿童似乎变得沉默了,除了在家里活跃些外,不愿与陌生人多接触,在新环境里他会表现出木讷、不能适应的状态。这种变化并不是坏事,因为儿童的倒退和羞怯恰恰表明他长大了,认知水平比以前更加成熟,自我意识的萌发让他能区分自己与别人。

  心动力教育研究中心的李广斌老师介绍,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与社会的不断接触,儿童的这种“沉默”会改变,其实不然,如果家长不有意识地引导和纠正,只会使这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到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导致交际能力较差。儿童为何“双面”?教育专家介绍,刘恒这样的儿童,除了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外,还会表现出不愿上幼儿园、自我意识太强、自私、自大等等,导致儿童出现“双面”性格,主要和家庭环境有关。

  独生子女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儿童转,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小朋友在一起玩,总是有大人照顾自己,不会与同龄人相处,同时家长的过分保护限制了儿童的活动和自由,使得各种自我服务技能不能很好发展。另外,家长过分宠爱儿童,什么要求都满足,让儿童变得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儿童不愿意与别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或是很蛮横地抢别的小伙伴的玩具或零食,都是人际交往能力过弱的表现。

  改变“双面”有方法

  儿童3至6岁是性格养成的良好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

  首先,要给儿童创造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比如,多带儿童去小朋友多的地方,比如公园、小区花园,鼓励他和同龄人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儿童与朋友沟通、交流的能力。家里来了客人,有意识地让儿童参与接待。对于大一点的儿童来说,有机会也要适当地带他参加各种聚会,让儿童学习与大人打交道。这样,见的人多了、自信心也强了,儿童在人前也就显得落落大方。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儿童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儿童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他们会相互学习怎样相处。不要为了安全问题、怕麻烦等,就把儿童圈在家中。在生活中也可以随时锻炼。带儿童上街,鼓励儿童问路。坐公汽,让儿童去买车票等。

  最后,家长也要经常给儿童灌输“分享”、“讨论”、“团队”的思想,引导儿童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如何说、如何做。秦女士的儿童以前经常抱怨小朋友不和他玩,秦女士一问,知道是儿子的表达不讨人喜欢。比如说,他想要玩别人的赛车,就直筒筒地来一句:“把你的赛车给我玩!”其他儿童自然不买账。于是,秦女士引导儿童换一种说法,说:“我想玩玩你的赛车,保证不会弄坏。我也可以借一样玩具给你,我们交换好吗?”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儿童既和小伙伴搞好了关系,又玩到了玩具。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家园共育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