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首先要激发儿童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儿童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这一阶段,由于环境、家庭、学校的影响,儿童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羡慕新书本、新书包、新铅笔盒,羡慕红领巾等。儿童心理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儿童的情绪和心态,和儿童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比如,夫妇俩一起故意用羡慕的口吻对儿童说:“田田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儿童产生当小学生的光荣感、自豪感。
其次要让儿童熟悉校园,减少距离感
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儿童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儿童:“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同时给他介绍熟悉校园环境,入学后陌生感就不会太强烈了。除参观主要教学楼以外,要熟悉食堂、饮水处、操场、厕所等地及它们之间的路线。在给儿童介绍时,多用一些鼓励的积极话语,让儿童觉得能够上小学是一件非常自豪而高兴的事情。
第三、树立榜样,增强入学愿望
儿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尤其对于大哥哥大姐姐,都有一种打心底里的崇拜之情,对他们的一些言行有很强的模仿动机。爸爸妈妈可以让儿童结识几个正在读小学的哥哥姐姐,让他们多接触、交流,让儿童更加了解小学生活,增强入学愿望。尽量找亲戚、朋友与邻居等比较熟悉的人家里的儿童。如果你的儿童与其不是很熟的话,你最好事先与小学生有个沟通。儿童与小学生之间的接触不要很频繁。小学的课业较重,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只要有那么一两次的接触,并且事先与小学生沟通好,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小学生与儿童的交流中,除了让小学生讲一讲小学的一些新鲜事与高兴事外,还可以让他说一说在小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毕竟除了正面印象外,给儿童打一下预防针也是必要的。
来源:清华园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