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大班游戏说课稿:风车转起来

2012-08-01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孩子们对于玩具是很喜欢的,而风车这一荷兰国宝,孩子们也许在动画片或者书里见过,但是他们并没有去探索研究风车。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大班《多变的风》这一主题中的《风车转起来》。

  孩子们对于玩具是很喜欢的,而风车这一荷兰国宝,孩子们也许在动画片或者书里见过,但是他们并没有去探索研究风车。所以选择风车这样一节活动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富有趣味性,另一方面也适合大班孩子,对于他们经验上的挑战也是适合的。同时有关风车的资源,图片,机构图等我们也很容易从身边搜集到。像董教授说的那样我们选择教学内容一定要来源于生活、有趣味性、能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发展、并且这种资源能够很容易找到。

  一、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设计了以下几项教学目标:

  1,激发孩子喜欢探索风车的兴趣,体验探索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们喜欢上了风车他们才愿意探索,孩子们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发自于内心的,当然老师的教学也就做到了有效。孩子们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

  2,观察风车的结构,感知风车的工作原理。

  一方面是对儿童探究兴趣上的进一步延伸,具体化的扩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下一步儿童制作风车做好认知上的准备,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知识之间的融合,整合。

  3,儿童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风格不一样的风车。

  之所以说是尝试,主要是体现尊重儿童,赏识儿童的理念,孩子们的作品不会都是精美的,但是作为我们老师要用赏识的眼光,用发展的目光去关注孩子。风格不一样,一方面老师要在材料的提供上支持到位,要丰富。另一方面老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做自己的风车,做风格不一样的风车,在某种意义上老师真正有效的做好孩子们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着”。

  三个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先看、讨论风车----观察感知风车的结构,探究风车的工作原理----尝试动手操作,制作风车。目标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整个活动对儿童的能力和已有经验的挑战更接近成功,自然老师的活动所要让孩子们得到的发展也会更接近实效。

  二: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应教学的需要,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教具方面:课件:内容是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以及风车的工作原理图、风车制作过程图解。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风车实物。“纸、塑料、木制的等等”另外还有风车叶片。

  材料方面:提供一次性的筷子,图钉,水彩笔,各种各样的纸“皱纹纸、蜡光纸、挂历纸、白纸……

  三:说教学方法找出重难点。

  A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

  1,“直观演示法”,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图片演示各种漂亮的风车,让孩子们一看就喜欢上了这些漂亮的风车,形象生动的将儿童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

  2,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儿童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风车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手工活动和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儿童才是活动的主体,幼师应该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

  B儿童的学法主要有:

  “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儿童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儿童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法”也是手工活动和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儿童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同时采用展示法,通过儿童展示自己及欣赏同伴作品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发挥了儿童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儿童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儿童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整个活动的前部分是老师与儿童的互动,充分体现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儿童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但有师幼的互动,主要还是儿童与儿童的互动,活动中老师鼓励儿童带着自己的思路,大胆去探索、尝试、合作创作。我认为整个活动的指导难点是:如何在创作活动中鼓励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想要制作的风车,并进一步表现创造的欲望和热情。并体验这种合作的乐趣,强化儿童的集体意识。

  四:教学环节上的设计:

  有了以上这些分析和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看风车说风车引题激发兴趣——做风车——玩风车——展示交流等四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式提问,直奔主题。(导入课题,引导儿童细致观察。)

  1、引导儿童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你们见过风车吗?看看大屏幕上的风车,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种风车?知道风车有什么作用吗?”这样一边演示一边用语言来激发儿童的兴趣。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儿童,观察各种各样的风车,比较哪一个风车自己最喜欢。让儿童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二)通过欣赏和观察,积累知识经验,并激发儿童进行做风车的意愿。

  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讨论后,孩子对于在制作风车过程中需要把握幼风车的结构、形态等特点,有了一些了解,为做风车做好铺垫。

  1、幼师示范讲解风车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图。

  2、老师启发儿童大胆想象,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儿童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风车?谁有跟他不一样的?”让孩子们都说一说自己想的风车这样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儿童进行分工组合。制作风车。

  请儿童根据现有的风车种类和风车制作过程图,探索、研究风车的制作,自由的选择材料,尝试制作自己的风车。幼师巡回指导,给儿童适宜的帮助。同时在儿童探索的过程中,允许儿童对现有风车拆卸,进行研究。

  (三)在儿童玩风车的过程中,幼师启发引导儿童探索出风车与风力,风向和自身速度的关系。

  1,“请孩子们试试用慢走、快走、跑步看看风车是转动有什么不一样的?”

  让儿童体验风车转动与自身速度的关系。

  2,“请孩子们站在原地,试一试顺风和迎风中,风车转动有什么不一样?”

  让儿童体验风车转动与风向的关系。

  3,请儿童自己尝试各种玩法,进一步体验风车转动与风力和风向的关系。

  (四)展示作品,引导儿童相互欣赏和交流。

  老师带领儿童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请每一组派一位儿童(讲解员),大胆的向大家分别介绍自己那一组设计的风车有哪些特点?这一环节让儿童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创作是儿童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儿童在动手制作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儿童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儿童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家园共育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