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纲要中指出:幼师应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一: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的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高老鼠和矮老鼠》篇幅短小,生动有趣,而且其对白极具相似点,以其真实自然而又生动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们观察世界的客观规律——横看成岭侧成峰。它主要是告诉儿童应该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这样就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大班的儿童喜欢世界,充满好奇,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但是他们的观察缺乏角度的转换,或者说他们换过角度看,但却不能连串在一起,这就需要幼师加以引导,帮助儿童获得不同角度不同现象的认知。大班儿童已经初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仍需借助中介物来理解。因此我选择这篇充满童趣的故事来加以强化。
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目标一: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
目标二:有表情地模仿任务对话,感受角色转变的乐趣。
我将重难点定位为: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
儿童对于高矮并不陌生,要他们说出站在高处看到什么,他们能说出很多,反之,要他们说出站在矮处能看到什么,他们照样说的清楚。但是,他们无法将自己所看到的这些现象连接起来获得角度的概念。他们获得的只是高矮的分开的零碎的感知,从儿童本身的发展来说,他们化零为整的能力并不强。同时,此故事的主要寓意便是告之我们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因此,我将“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作为此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故事的分段欣赏,对儿童层层深入的提问,引导儿童帮助高矮老鼠分别想办法体验对方的世界,同时让儿童分别扮演高矮老鼠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顺利完成此次教学活动,我做了以下准备:
1、与故事有关的几副图案
2、高老鼠和矮老鼠的图饰
二:说教法
纲要中指出:幼师应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我采用了游戏法、分段讲述法、提问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1、游戏法:纲要指出: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使儿童能在学中玩、玩中学、玩中求发展。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采取了让儿童游戏的方法,使之初步感受高矮。
2、分段讲述法:讲述法是语言活动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活动过程中,讲述时我注意到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高低,语气的变化来引起儿童的兴趣。同时采用分段讲述是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层层深入的思考获得高矮的概念。
3、提问法:提问法是指幼师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儿童积极思维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我通过提问描述性的问题“高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什么”,思考性问题“还会看到什么”等来帮助儿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我注意到请不同层次的儿童进行作答,充分体现了纲要中的“满足群体需要和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说学法
此次活动,我充分以儿童为主体,采用了情境体验法、多种感官参与法、游戏法等几种学法。
1、情境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体验过的物体,人们对活动的印象就特为深刻。活动中,我让儿童亲自体验高矮老鼠,学学他们看能看到什么,帮助儿童强化对高矮的概念。
2、多种感官参与法:多种感官参与获得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种感官的参与。活动中我通过让儿童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来帮助儿童理解高矮的不同世界。
3、游戏法:整节活动贯穿于游戏,让儿童模仿高矮老鼠来观察世界,让儿童玩高人走矮人走的游戏,游戏的穿插是为了强化儿童的高矮概念,帮助儿童更好的理解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同时,使整节活动显得有趣生动,生动有趣,富有游戏性。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教学活动我一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游戏。
环节二:欣赏故事。
环节三:再次欣赏。
环节四:结尾。
环节五:延伸
环节一:游戏
此环节我主要是让儿童进行“高人走和矮人走“的游戏。利用游戏开场有两个目的。目的1: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是成功的开端。目的2:帮助儿童初步感知高矮,对高矮有个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环节二:欣赏故事
1、幼师出示高矮老鼠在手掌,同时对儿童做自我介绍
设计这样的出场,主要目的是吸引儿童的眼球,使儿童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同时,老鼠的可爱的形象也会深的儿童的喜爱。
2、欣赏故事至“躲雨”幼师提问“他们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提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帮助儿童先粗粗的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也启发儿童思考为什么不一样,为重难点的突破和解决打下铺垫。
3、幼师再次提问:高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描述性问题,帮助儿童回忆故事内容,高矮老鼠分别看到了什么是故事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这两个问题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内容。
环节三:再次欣赏
1、幼师边讲述故事边操纵手里的道具同时出示与故事情节相符的图片
这一环节幼师操纵高矮老鼠,同时用不同的语气来讲述,又出示图片,从根本上来说是吸引儿童的注意,同时这个环节帮助儿童深入的理解故事,而且图片的出示更强化了高矮的区别、概念。
2、幼师提问儿童:他们碰面都做了什么?同时要求儿童也与花草、鸟、狗等打招呼。
通过提问这个问题,是要对儿童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就是要讲礼貌,在语言的领域中参合了社会性的教育,充分体验了活动的整合性。同时,也是目标2的实现,让儿童有表情地与不同的事物打招呼。
3、幼师提问“高老鼠还会看到什么”“矮老鼠还会看到什么”
这两个问题是要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里与发展儿童语言的表达能力。纲要中指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在不断的应用中发展起来的,应创设一个使儿童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4、此时幼师播放矮老鼠的哭声,引起儿童要保护老鼠的欲望,激发儿童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幼师请儿童帮助矮老鼠想办法看到高老鼠的世界。通过儿童的想办法,矮老鼠也能看到高老鼠的世界,使活动的重难点初步得到解决。当然儿童还不能很快的理出思绪,幼师此时便做一个小结:原来站的高可以看的更多、看的更远。
环节四:结尾
1、幼师说“他们之间有个有趣的结尾,我们来听听看。”幼师在讲述结尾的时候,同时出示彩虹。并提问儿童“为什么他们都能看到儿童彩虹”,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儿童积极思考,为什么两个不同高度的老鼠能看到同样的事物。这个时候我便让儿童分别扮演高老鼠来看看矮老鼠的世界,扮演矮老鼠来看高老鼠的世界,通过角色的扮演,转换,帮助儿童加强理解不同角度的不同现象。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重点,使目标1得以实现。
环节五:延伸
1、幼师出示不同角度的相同事物图片,请儿童仔细观察是否一样。
通过儿童的仔细观察,请儿童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告之答案,是一样的。使儿童切身感受,一种事物在不同角度观察原来是不同的。
2、幼师带儿童出教室去观察室外的世界。
3、活动结束。
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有以下的几点不足之出。
1、第一环节起的意义并不大,只是单纯的让儿童玩游戏,应该使游戏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让儿童说说学高人走看到了什么,学矮人走又看到了什么,为故事的学习打基础。
2、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结应该由儿童自己说出,幼师不能直接说原来不同高度看到的现象不同,应该是幼师引导儿童去认识到这一点。
3、最后一环节应该出示儿童所熟悉的物体,比如说大型玩具,这样儿童就可以一目了然,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物,这样由儿童熟悉的物体开始观察,使儿童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能所获得的效果会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