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意图
每年,幼儿都会组织中、大班儿童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如今,家庭选择节假日旅游的也日渐增多。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都由家长独自承担了,孩子参与的很少。考虑到为出游做准备这一环节中蕴含了自主选择、计划活动等社会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于是,我们为儿童创设了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并让儿童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同伴间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和合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体验同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品分类、记录,根据计划挑选合适的物品。
3.培养儿童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活动准备
1.儿童曾参与过旅游,具备简单的旅游经验。
2.准备与儿童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布置货柜和旅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饮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点和游玩的时间安排,激发儿童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愿望,提出让儿童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要求。
2.尝试选物。
(1)儿童尝试选物,教师主要观察儿童选物的种类是否合适、全面,展示个别儿童所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是否需要带。
(2)启发儿童讨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游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儿童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4)儿童进行讨论,相互检查物品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制定选物计划表。
(1)讲解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天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物,下午回家。
(2)儿童分小组商量,每组带多少物品合适。
(3)小组长按小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讨论计划表。
教师引导儿童讨论以下几点:
(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2)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什么玩具?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选了哪些?雨伞、相机、桌布等带多少合适?
(4)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
教师引导儿童修改计划表。
5.根据各组制定的计划表,小组成员分工取物品。
6.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计划表检查所选物品。
活动小结
郊游前的物品准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比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多少合适。如果制定一个计划表,事情就会做得更快更好。
活动反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可是,家长经常包办代替,让孩子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我选择“郊游”这一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希望让儿童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规划。
我设置了物品超市的场景。让儿童自由选物,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出正确选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计划能力,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更多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另外,我有意在准备的物品中增加玩具的种类,增加对孩子选物的干扰,自然引导孩子体会分享。比如,最好选择携带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全班只需要带一部照相机等。通过体会分享,我力图使儿童初步具有集体和团队活动的意识。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本着“了解儿童、相信儿童”的原则。以“分享经验、教师引导、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满足儿童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主能力。
此外,利用活动中的一些情景,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如,为每名儿童准备一个购物篮.限定了选择物品的量的范围,让儿童对量有了初步的认识;让儿童分组制定选物计划,将选择的物品进行分类、记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适当的物品,整合了科学领域的目标;最后,引导儿童根据计划表分工取物,让儿童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多领域整合恰恰是组织社会领域活动的特点。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注意了各个环节中的随机教育,比如每次儿童自主活动之前,我会明确提出这一环节的目标和要求,让儿童带着目标去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和学习习惯:让儿童为朋友选择物品,引导儿童体会别人的需求,体验同伴间的关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