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寻找物体的不同特征,并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和否定分类。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促进儿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准备:
1.每个儿童一块分类板(上用橡皮筋纵向一分为二),四种形状、三种颜色、不同大小的图形片12张(上画四类物品,如图)。
2.相关的演示教具、黑板。
3.儿童已学过这种分类方法。
过程:
1.引出活动。
①引导儿童观察操作材料。
②请儿童把这些图形片分成两个家,并说说分成了怎样的两个家。
2.儿童第一次操作活动,引导儿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作肯定与否定分类。
①儿童操作,教师观察。
②展示儿童的分类板,请儿童介绍自己的分法,并给分好的两个家取个名字。如“是红色的家”和“不是红色的家”,“是乐器的家”和“不是乐器的家”等。
③引导儿童把分类结果相同的分类板归放在一起。
3.儿童第二次操作活动,引导儿童分析、思考不同的家所依据的标准是否相同。
①教师提出要求: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再给图形片分分家。
②儿童操作,教师观察。
③现在你分成了哪两个家?和谁的方法相同?请把相同结果的分类板归放在一起。
④讨论:分成“可以吃的东西”和“不可以吃的东西”的分类板和分成“可以坐的东西”和“不可以坐的东西”的分类板能不能放在一起?
4.儿童第三次操作活动,引导儿童体验变通的思维方法。
①教师提出要求:你们还有其他分法吗?分的时候,老师一念完儿歌“一、二、三,三、二、一,请帮图形分分家”,你们就应该分好,好吗?
②教师念儿歌,儿童操作,分好者举手示意。
③教师逐渐加快速度念儿歌,儿童连续操作三次,每次分完后均举手示意。
④讨论:为什么这几个小朋友总能快速分好?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⑤请一位儿童用大教具演示自己的分法,讨论他分得快的原因,体验变通的方法。
⑥小结:只要找出一个不同点,就能分出不同的家。
5.引出下次活动、的内容。
①刚才你们用了这么多方法,可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好办法让老师记住吗?
②儿童讨论,教师肯定儿童提出的记录方法,鼓励儿童在下次活动中记录。
延伸活动:
1.提供纸笔,让儿童把每次分家的结果记录下来。肯定儿童自己创造的各种标记,鼓励儿童根据记录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分类情况。
2.展示儿童的记录结果,讨论怎样的记录方法让人一看就懂,建议儿童把标记画得既简单又明确。
儿童在学习按物体某一特征作肯定与否定分类时,虽然可以运用已有的分类经验,但难以全盘照搬。因为这种分类方法是要从一组物体中先寻找到某个特征分出一组,然后将剩下的物体口,井为一组。即以同一特征为标准,前一组作肯定分类,后一组相对于前一组作否定分类。这对儿童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由于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他们在学习这种分类方法时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前次活动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层层递进的活动,解决了这一分类活动的难点,引导儿童学习了新的思维方法。在活动中,教师把学习新的分类方法作为一种手段,十分强调儿童数学教育的思维操练功能。如果教师能在活动中更好地体现师幼互动,儿童与儿童互动,就更有利于把预设的教育目标转换成儿童的活动周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及时捕捉儿童的反馈信息,引导儿童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