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的第一部分是导入,课件月饼的出现一下子使幼儿的眼睛定格了,“月饼在什么时候吃”“中秋节”。幼儿纷纷告诉老师和同伴,自己刚吃过月饼。“那么中秋节是谁的节日呢”?幼儿一下子答不上来,“外国人有中秋节吗?”“没有”“那么是谁的节日”“我们中国人的节日!”第二部分的设计是希望在幼儿互相介绍一家怎样过中秋节的同时,继续了解这个节日的风俗,萌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你吃过哪些月饼”?大家思维活跃了,争着介绍,“我吃过豆沙的月饼”“我吃过椰子的月饼”“我吃过茶叶的月饼”“我还吃过冰淇淋的月饼”。。。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什么”?在课件的提示,我的介绍下,幼儿了解到中秋节还要吃鸭子、芋艿、毛豆。中秋夜看月亮、玩彩灯可是重头戏,“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晚上要做些什么事情吗?”“谁能告诉我月亮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这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让孩子们动足了脑筋,虽然孩子们都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体验,但是,现在由于家长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忽视,孩子们在过完节之后,仍然对中秋节谈不出什么来。。所幸!精美的课件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大家七嘴八舌地想出了许多的答案,“月亮是圆圆的,黄色的”“中秋节晚上可以放烟火”最后在课件的帮助下,幼儿了解到原来中秋节还能玩彩灯呢!在比较了月饼---月亮形状的同时,课件中出现了全家团圆、孩子从远方归来与父母团聚的景象,“中秋节呀又可以叫团圆节”“今年中秋节我爷爷奶奶在老家,太远了,没有来,我很想他们”“我叔叔出差,没有回来,我也很想他”。。。“那我们现在一起来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一班中秋节好不好?”古诗《静夜思》念出了幼儿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在几个不同的月亮中,幼儿迅速地找寻出“中秋之月”;接着,大家身临其境,一起观赏了各地的灯展,体验了节日的热闹景象;接下来的环节是孩子们最喜欢 的——品尝月饼,我们伴随着《爷爷给我打月饼》的歌曲,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感受着班级这个“家”的温馨与美好,在他们高涨的情绪中,一起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留下痕迹的部分来到了,在活动中,我和幼儿师生互动,运用形象语言的同时分别示范了成人以及幼儿五官的画法,最生动的是讨论怎样画一画人的五官的时候,通过一种小朋友说,老师画的方式,让大家都参与了进来,“大人的眼睛在脸一半的什么地方?”“上面”“鼻子是怎样的”“长长的”“小孩的眼睛在脸的什么地方”“当中”“鼻子怎样的”“圆圆的”此时老师和幼儿成了真正的合成了一体。在巡回指导中,我发现部分幼儿选择了“三人团聚图”,部分选择了“三代同堂图”,他们还纷纷向同伴介绍“今年我家是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中秋节的”“今年姥姥老爷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过中秋节的”。。。有的幼儿在添画五官时,一时把成人和孩子的五官混为一体,立即会有同伴在一旁提醒“孩子的鼻子应该是圆圆的”“爸爸的眼睛要画在脸一半的上面”。。。
课前我花了很多精力准备了生动形象、非常精美的课件,还准备了各种月饼,适合各层次能力的画面,应该说物质准备非常充分。也使自己能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孩子发展的寻常时刻、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和顺应身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求,并引导和带动幼儿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继续了解到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也学会了分享,进行这样一次活动,不但对孩子们来说十分有意义,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这为我们以后进行此类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不过,整个活动的过程环节过多了,比如:在班级里再过一次中秋节,这个环节可以省略。在活动的开始,可以先请小朋友交流中秋节是怎样过的,等孩子们谈得差不多了,再由老师出示课件进行提升,这样的顺序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探索、交流。活动前,应该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可以先创设一个节日的氛围,从环境布置上把孩子们引入到中秋节的主题中,这样的过渡比较自然。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小班认识颜色的教案
- 上一篇:《小鸡和小鸭》小班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