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领域的目标有: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我结合了自己的理解,认为语言课堂的特点就是要幼儿喜欢听、能理解语言、乐意与人交谈、大胆完整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主要是练习表达能力。于是在这堂课上我认为能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应该没问题,就是如何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到一些东西丰富已有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把故事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应该是很重要的,但又不能偏离语言领域的特点,一堂课必须得完整地讲两遍故事,再加上一些提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故事的能力,在故事的结尾处我隐约地感觉到了它隐含的意义对本次活动的重要性,可因前面的讲故事和提问环节已经用掉了大部分课堂的时间,怎样的延伸才能让幼儿既快速理解故事隐含的寓意又能自己平时去观察发现呢?我想了很久,也不知该怎么合理的安排,到最后我还是决定把学习《饭粒变蚂蚁》故事中的两首歌谣作为一个结束环节,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让歌谣激发幼儿思考比较小磨蹭前后的变化和自己与小磨蹭是否相似,明白自己吃饭也不能磨蹭否则饭粒就会变蚂蚁。就这样我把这节《小磨蹭吃饭》的课就这样定了下来,可上课时我还是感觉到有点不对劲就是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哪里需要修改?
后来在上教师进修学校的课时,包老师给我们讲了社会领域的特点和如何定位后,我豁然开朗了!她说了社会领域的目标: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所以社会领域是要慢慢渗透的,不可能“一步到位”,需幼儿慢慢去理解去遵守……我们中班的教学活动《小磨蹭吃饭》更适合定位成社会领域的活动,故事只是一个引导点,而重点应放在:幼儿通过故事知道做事拖拉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和萌生改变自己拖拉行为的意愿。而不是要学习故事中的话语、歌谣。我又根据包老师讲的建议重新思考了这堂课,发现领域的一改变目标明朗化了许多,课堂也不再由于时间的支配问题而显得别扭了。社会领域的教育要体现“渗透性”、“生活化”、和“坚持性”,一个故事已经渗透到了幼儿的生活当中,使幼儿自己学会了思考。
我认为:只有我们老师坚持不解的探索,追求更适合幼儿的课堂,幼儿才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 下一篇:公开展示课教学反思:慢吞吞的压路机
- 上一篇:公开课《打瞌睡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