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新《纲要》指出“幼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应同时开放儿童多个多元智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一、教材分析:
《下雪了》是小班儿童手册上的一个童话。一年四季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能见到自然界中最美丽的雪景。喜爱洁白的小雪花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小班儿童对小雪花的知识了解的不多,而且有很强的求知欲,渴望了解雪花的特征,作为幼师必须抓住这自然景观,培养儿童探索精神,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因此我设计了这节《下雪了》,通过观察、听童话,让儿童充分感知雪的特征,体验雪的乐趣,还培养了儿童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图片、影象资料感受雪后美景,丰富儿童对雪的认识。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发展目标:培养和发展想像力与探索能力。
三、学习重点:通过童话,感知雪的特征,体验雪的乐趣。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雪的联想,体会小朋友们喜悦的心情。
四、教学难点:领悟童话中的联想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新《纲要》指出“幼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习者应同时开放儿童多个多元智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为此,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法:
1、“四读”教学法
一读:感受雪前天气变冷,呈现画面。
二读:感受雪中纷纷扬扬,说出小动物们对雪的认识。
三读:感受雪后雪大-景美-小朋友的喜悦。
四读:激发儿童的联想,体会童话中的情感。
2、演示法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儿童对雪有形象的认识,使其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儿童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学法:
根据小班儿童注意力时间短、好奇心强、爱动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儿童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充分开发儿童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音乐智能等多元智能,使儿童在全方位多感官的体验中掌握知识。
六、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挂图照片若干用篮子装好泡沫削录音机《雪绒花》磁带雪花片
七、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欣赏探索、想象体验、引入生活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先谈话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冷吗?”。
事先准备好“雪花”(泡沫削)放在有缝隙的篮子里,篮子放在空调吹风出,打开空调,雪花从天而降,“小朋友们快看,天上飘落了什么?”儿童一定会兴奋地说道下雪了。“你们喜欢下雪吗?接着播放《雪绒花》音乐,让儿童回忆下雪时的情景,在柔美的音乐中轻柔飘舞,此时注意不能让儿童太兴奋以免影响下面活动的发展,而因静静地带他们在座位上飞舞轻柔地使他们安静下来。
2、欣赏探索
首先出示《下雪了》图片,引导儿童欣赏图片,儿童对新的刺激物很感兴趣,看到图片会自由的说出看到的东西,此时我把一分钟留给儿童,让他们说说自己看到的。
讲童话部分,我决定运用“四读”法有感情的讲童话。
一读:感受雪前天气变冷,呈现画面。儿童看图听童话“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看到或者你观察到的东西”鼓励儿童说,引导儿童观察雪景。
二读:感受雪中纷纷扬扬,说出小动物们对雪的认识。要求听听小动物们和小朋友们是怎么看雪的。“都来了哪些小动物?”“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三读:感受雪后雪大-景美-小朋友的喜悦。幼师出示雪花片引导儿童观察雪花,感受雪后美景。“瞧瞧雪花什么颜色?”“数数几瓣”“下雪时雪花飘在脸上什么感觉?当你伸出小手来接住雪花想看看雪花什么样子的时候,手上的雪花怎么不见了?手上有什么?“地上有厚厚的雪花时,小朋友们都去干什么了?”
四读:激发儿童的联想,体会童话中的情感。让儿童感受雪的特征,是教学重点。再引导儿童捕捉雪景的特点,引导儿童用自己的话语说出雪中的情感感受。激发儿童阅读童话的兴趣。
3、想像体验
儿童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童话。引导儿童想像雪花的特点大胆的说出来,或者表演,也可创编童话。
4、引入生活
此活动可根据本活动的时间安排,时间不够可安排在区域活动中做延伸。播放准备的各种雪景照片,哈尔冰的冰灯,雾凇,云南玉龙雪山等照片,迅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兴趣。幼师充分调动其对雪花探索的积极参与性。
为了进一步巩固儿童在本活动中学到的童话,我与儿童一起看图说童话,并在《雪绒花》音乐中结束此活动。
当然,在以后的活动中,比如美术中可以延伸对雪花的认识,做雪花布置新年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