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首页 > 教案 > 说课稿 > 正文

小班故事说课稿:云朵棉花糖

2011-01-1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儿童在直觉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化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理解词义和语言。

  一、教材分析

  我说的课题是小班故事《云朵棉花糖》。《云朵棉花糖》是幼儿园教材中的小故事。它蕴含在优美语言中的深刻哲理,引导儿童体验分享的快乐。在现在独生子女众多的时代,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故事中的鼠老大、鼠老二和鼠小小这兄弟三人组成的优美的画面和精彩对话,带给人一个温馨、和谐的世界,一个给成长中孩子以哲理启示的世界。

  选用《云朵棉花糖》作为小班语言活动素材是因为,主题单纯,故事以“云朵”为线索,贯穿始终;结构简单,情节有趣,充分渲染了主题,便于儿童理解;故事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想象,是儿童最感兴趣的地方,“云朵”变成了“云朵棉花糖”;故事内容富有儿童情趣,生活情趣,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生活,“棉花糖”是儿童熟悉的事物,在活动中可以亲自品尝棉花糖的味道,体验分享的快乐;图片画面的形象直观,主题突出,静态的云朵棉花糖和动态三个小老鼠有助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分享快乐”这一道理。

  1、活动目标

  依据《纲要》中语言教育的要求——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从情感、知识、能力三方面出发,制定故事《云朵棉花糖》的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体验与朋友和亲人分享的快乐。2、鼓励儿童大胆想像,表发自己的想法。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真切感受分享的快乐。

  2、活动重难点:重点是大胆想象和大胆表述;难点是体验朋友之间分享的快乐。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个故事含有美好的情感体验,是塑造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好教材。儿童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和体会到故事的含义,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小班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欠佳,但是他们对云朵棉花糖充满了好奇,幼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可以使儿童体验分享的快乐,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3、活动准备:故事挂图、棉花和棉花糖实物若干等

  二、教学方法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班儿童在直觉行动思维基础上,逐渐演化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理解词义和语言。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具体教学方法为欣赏法、提问法和引导法,并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儿童真切的聆听故事,幼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丰富儿童的表象,帮助儿童正确理解重点词句,让儿童欣赏故事挂图《云朵棉花糖》,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理解重点词句,突破难点。其次,设置提问,引导儿童想问题,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中,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学法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一是引导儿童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分享的快乐;二是鼓励儿童将对故事的理解,大胆的说出来并产生奇妙的联想。

  四、活动过程

  根据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本活动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导入环节:感知棉花的特性,儿童的学习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新旧经验的结合上。通过儿童亲自摸一摸、团一团、闻一闻等形式,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感知棉花的特性,巧妙的引出活动的内容。再加上老师有目的的引导提问,帮助儿童丰富生活经验,为以下的活动做准备。具体提问为:天上的云朵是什么样的?棉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你们吃过棉花糖吗?你们吃过云朵做的棉花糖吗?直接引出故事《云朵棉花糖。》

  2、基本环节:这部分是重点,我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组织活动。

  (1)幼师有感情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儿童理解故事含义。小班儿童的语言水平有限,为儿童营造优美、温馨的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幼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吸引了儿童的听觉神经,逐渐培养儿童的良好倾听习惯。在倾听在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儿童理解故事的含义。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发展儿童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的语言环境。”即使儿童在回答问题中说错了,那也代表他思考了,同时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在分段讲述中,当幼师讲述故事的悬念处,主要引导儿童想像云朵还会变成什么?理解为什么三个小老鼠只吃了一点点还很开心?感受分享的快乐,启发儿童大胆想像、大胆表述,从而发展其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述能力。

  (2)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掌握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因此,我边出示挂图边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同时注意语音的高低、强弱、说话的速度和间隔与儿童心理节奏相适应,特别是对小班的儿童更要放慢速度,使所提供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充分作用于儿童的眼和耳,促进思维的发展。师幼一问一答,鼠小小抱着白云找到鼠老二,鼠老二说了什么?鼠老大是怎样说的?鼠小小又是怎样说的?在不经意间掌握了故事中的对话部分,促进儿童积极思维,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3)模仿游戏《我做棉花糖》。小班儿童注意时间较短,兴趣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通过《我做棉花糖》环节,儿童肢体得到了发展,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同时引导儿童大胆想像“你想制作什么口味的棉花糖?给谁吃?”为结束部分做铺垫。

  3、结束部分: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我改变以往幼师小结渗透德育这种苍白无力的说教,采用创设情境,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儿童活动中。我说:“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棉花糖,和小伙伴、听课的老师一同分享”引导儿童感受真实生活中的分享,主题得到了升华。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案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