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综合活《小小魔术师》。这个活动与绘画整合。有一定丰富的想象,各种颜料变出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
一、说教材与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综合活《小小魔术师》。这个活动与绘画整合。有一定丰富的想象,各种颜料变出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颜色。教材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为此我选择这个教材,尝试将绘画联合,使儿童多通道的参与。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纲要》中“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儿童年龄特点,我制定了3个教育目标:1、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2、学习用小勺舀起水,并且较平稳地倒入饮料瓶中,发展儿童手部的肌肉及手眼协调能力。3、引导儿童摇动已放入水和粉笔末的饮料瓶,使水变色,由此发展儿童的手臂肌肉,激发对色彩的兴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用小勺舀起水,能够平稳的倒入饮料瓶中。难点是用粉笔或者粉笔末摇动,使之变色。
二、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儿童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小饮料瓶(瓶口大些的)每人一只,几只盛满水的水盆。
2、与儿童人数相等的小勺,彩色粉笔头(或粉笔末)。
3、背景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幼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幼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儿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提问法:这是综合活动中能够用到的方法。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儿童与幼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提问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引导儿童用各种粉笔或者粉笔末来提出问题时,我设计了“变魔术”,让儿童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引导发现法:主要根据了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就是引导儿童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儿童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来学习。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儿童的视觉感官,引导儿童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幼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
3、互动法: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儿童之间的互动、儿童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儿童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儿童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儿童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观察户外事物让儿童切身体验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
2、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儿童)“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儿童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3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动手变魔术,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尝试着用不同的色彩作画,大大激发儿童的思维,为接下来的活动中打下基础。
五、说活动程序:
(一)自由探索色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始幼师带领儿童到户外找颜色,萌发儿童对色彩的兴趣,知道一种颜色可以变出多种物体,为下面学习诗歌埋下伏笔。
(二)让儿童自己来选择饮料瓶,来用小勺子往瓶子里装水,幼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用鼓励的方式来进行。
(三)游戏“变魔术”。
在这个环节中幼师引导儿童尝试用三种以上的色彩作画,让儿童带着已学过的颜色到活动中体验、感觉。在学的过程中加强儿童对颜色的了解,特别是对色彩的感觉。两者相辅相承。
(四)变颜色
出示自己的饮料瓶让儿童与同伴讨论。利用这些瓶能引起儿童的思考,幼师引导儿童:“用粉笔头能变什么颜色”有几种颜色变魔术?”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儿童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其中,幼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
(五)结束。
在此环节幼师与儿童一起收拾活动材料。旨在教育儿童用完的物品要归位。最后为了巩固儿童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的掌握,我设计了延伸活动,把装有“彩色水宝宝”的瓶子投放到活动区去。以用于儿童以后辨知色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