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喜爱动物又是孩子们的天性。此活动故事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且游戏融入教学活动过程中,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儿童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儿童的经验。”
(2)儿童现状分析:小班孩子年龄小,独立性差,常常爱模仿别人,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
(3)活动目标:
主题活动目标:儿童通过本主题活动,产生对动物的兴趣,愿意亲近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了解自己喜欢的几种动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动物是人类朋友。
儿童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还有距离,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次活动目标:1、引导儿童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2、培养儿童大胆地用自然音说话、正确发音并能够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3、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模仿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活动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是一个综合活动,其渗透了语言领域、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方面的内容,但活动的重点仍以语言领域中的故事为主,主要引导儿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模仿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与动作;难点在于理解故事中的词汇:轻、响、快、慢,并能用自然音说话、唱歌。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让儿童自己来通过模仿叫声、创编动作加深对动物的印象;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注重练习与游戏的多次重复性,使儿童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从而理解词的意义,明白道理。
(二)说教法: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主要以直观法、谈话法、表演游戏法三个方法为主。
小班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
1、直观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
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使儿童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正确的示范则是教儿童掌握语音的基本途径。通过示范,不仅要求儿童能正确地感知语音的微小差别,而且还能让他们掌握发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养儿童正确发音又是小班语言教学的重点任务。
2、谈话法:由师生相互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儿童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儿童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表演游戏法: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而表演游戏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规定的内容进行游戏,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内容。
此外,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还穿插运用练习法、启发联想法、赏识激励法等教学方法。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儿童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的准备:
1、课前请家长利用休假日带儿童到动物园、动物市场观察、认识各种小动物。
2、搜集各种有关动物的故事、图书、图片、影碟资料,充实到各区域角。
活动中的准备:
1、故事《唱歌比赛》课件;小动物声音课件。
2、故事角色中小动物头饰。
3、儿童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坐。
(三)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重点是引导儿童注意倾听,大胆表述、表现。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根据纲要中要“养成儿童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使儿童“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在开始部分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有什么声音“让儿童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欣赏故事中借助于想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画面、极富感染力的配乐解说,以及我声情并茂的重复,刺激儿童的各种感官,激发儿童想说的愿望。然后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儿童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儿童模仿的积极性,让儿童敢说。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给儿童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2、游戏体验法:针对小班儿童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表演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使每个儿童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游戏中,儿童边游戏边练习对话,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四)说活动过程:
1、听辨声音,模仿动作。在开始的部分播放声音课件,让孩子们倾听辨别:“你都听到了谁的声音”?激发儿童的兴趣,启发孩子仔细倾听分辨各种声音,有意识地让儿童模仿所听到的小动物的动作,给儿童一个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的机会。通过用耳朵、用脑、用手、脚、用身体来体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为突破重点做了铺垫。
2、欣赏故事,了解内容。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化“小鸡唱得太轻了,小鸭唱得太响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儿童对难点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小班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我的提问指向明确,儿童易于表现,如:“小鸡唱得怎么样?他是怎样轻轻唱歌的?怎样唱才好听?”鼓励儿童之间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复习巩固。《纲要》指出:“幼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幼师和儿童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小班儿童基本上是以模仿性游戏为主,要在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下才能展开游戏。在表演时,我也加入到游戏中,既担任着“兔子裁判员”的职责,又能够适时指导儿童表演。在游戏中,我不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进行暗示性的帮助,与孩子共同参与,享受快乐。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
4、总结评价,适时教育。在总结的过程中,我对每个(组)儿童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及时肯定、表扬其表现,并且教育儿童懂得:说话、唱歌声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最好听的声音。
此活动内容体现了根基性、直接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儿童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表演游戏(动),符合儿童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五)课件制作:
根据故事内容及儿童年龄特点,我用Flash软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其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充满童趣,配乐明快、解说清晰,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