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内容的生成与依据
在幼儿园的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中,我们需要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些物品和材料,而孩子们都把这些材料物品装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来,我们让孩子们把这些塑料袋都整理好放在固定的玩具柜里。在过后的几天我们奇怪的发现,塑料袋都被孩子们拿了出来当玩具,他们有的把质地比较硬的塑料袋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拿着塑料袋跑来跑去;还有的把塑料袋弄平当手帕在折。这个在成人心中不起眼的塑料袋却成为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们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孩子的反应,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的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当孩子遇到难以跨越的障碍或困难时,幼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儿童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儿童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根据以上的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二、本班儿童的情况
我们中三班的孩子大多都是外地的,在家里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来陪他们学习和游戏,而且父母基本都不会买昂贵的玩具给他们玩,这也许是他们对塑料袋会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在接触中发现,这些孩子有着同龄孩子所共有的年龄特点,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在平时的“动手做游戏乐”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剪、折、贴技能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目标与依据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儿童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儿童大胆尝试,探索的能力。
教育目标正是通过每一个具体活动落实到儿童身上的,具体活动目标的积累便构成了近期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乃至教育总目标。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以上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是为教育总目标服务的,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其中目标的制定也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目标注重全面性。(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
四、活动准备
首先,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
同时儿童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性材料皱纸、彩纸、玻璃纸、动物纸等;人手一把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篓筐;音乐磁带。
2、对塑料袋的性质有初步的认识。
3、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五、重点和难点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对于突破重点采用的方法:丰富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对塑料袋有一定的认识;分组讨论,放手让儿童自己去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来解决;建构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对于突破难点采用的方法: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指导。
遵循新纲要中:方法手段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六、活动流程
整理塑料袋――故事“塑料袋的梦想”――分组讨论,想办法――儿童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并尝试让塑料袋飞起来――塑料袋的其他玩法
七、活动过程
1、整理塑料袋。(两分钟;主要教法:教学活动情景化)
师“呀!是谁把塑料袋弄成这样?”
师“小朋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幼“我们一起来把它捡起来吧!”
活动中儿童的情况及评析
在活动的开始创设了一个到处丢满了塑料袋的场面,通过实际的场景,让儿童很自然的进入了活动,在现场孩子们捡塑料袋非常起劲,一下子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引导儿童讨论如何处理塑料袋,同时引出故事“塑料袋的心愿”。(五分钟;主要的教法:故事教学法)
师“现在我们怎样来处理这个塑料袋呢?”
师“塑料袋一直有一个心愿,它想和小鸟一样,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帮它”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飞上蓝天呢?”
活动中儿童的情况及评析
刚开始有一个孩子说要扔掉塑料袋,可是好多孩子说要玩塑料袋.大家讨论一至通过要玩塑料袋。那么塑料袋怎么玩呢?此时幼师恰当的运用了“塑料袋的心愿”这个故事,引导儿童想象如何帮助塑料袋穿上漂亮的衣服,飞上蓝天。引发了儿童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中幼师始终以儿童为主体,尊重儿童的想法,从以往 幼师权威的角色转变到了平等的首席。在这个语言活动的环节中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儿童与幼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纲要.语言》)
3、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25分钟;主要的教法:操作法)
师“要求儿童自由分组,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活动中儿童的情况及评析
在活动中,幼师做的比较好的方面就是: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加以引导:能力弱的可以继续完成他的装饰活动,中等能力的可以让他们在追逐跑中寻求塑料袋高飞的办法,能力强的可引导他尝试不同质地的塑料袋,不同长短的线,使塑料袋飞起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不同情况。
我们还发现女孩侧重装饰,男孩则偏爱放飞塑料袋。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寻找老师帮助,而幼师则是把这个“包”推给了能力强的儿童,建构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我们观察到了孩子在没有幼师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动脑做出了一些“创新,如:一个儿童在用绳结塑料袋口的时候,由于小手肌肉群控制能力差不会系,他就把绳字饶在袋口用透明胶把它贴在了一起;一个儿童用双面胶直接装饰,他觉得这样比较好看,幼师对于他们的做法都给予了肯定。“鼓励儿童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儿童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艺术》)在探索塑料袋飞的过程中,幼师没有告诉儿童怎样让塑料袋飞高,而是让儿童在积极的跑动中,和相互比较中自发的认识到跑的快,塑料袋本身的质地,绳子的长短都会影响塑料袋的飞行。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儿童学习方式(《纲要.儿童的学习方式》)
4、引导儿童认识塑料袋的不同玩法。(五分钟;主要的教法:示范引导)
听音乐想象塑料袋的不同表现方法。(在头上变成花结,在嘴巴上变成号,在屁股上变成尾巴等)师生一起玩充了气的塑料袋。
活动中儿童的情况及评析
儿童在这一环节跟随幼师和音乐玩塑料袋情绪非常高涨,活动中有模仿有创新,为儿童进一步的建构有关知识能力打下了基础。
活动延伸:
引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塑料袋的其他玩法,对塑料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设计这样的活动延伸其目的就是为了产生下一个主题,促进儿童的发展,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延续的,有阶段性的发展。
总的来说“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设计,来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兴趣点,并且在整个活动中儿童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从说教模仿训练——强调自主探索发现,从重视教的方法——
注重学的过程,在相互的观察,帮助中学会了装饰,探索到了一些关于塑料袋的秘密。让我们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以适合儿童的方式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只有适合儿童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