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思路:本次活动是主题“亲亲大自然”中的一次活动,是“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内容的第三课时。关于这个内容,教师先前预设了两次课时,第一次侧重在故事的理解,经验的丰富;而第二次侧重在表演故事,提升经验,旨在通过这两次的分组活动,使幼儿的相关经验得到整理、丰富和提升。但是,在第二课时的活动表演的环节,发现幼儿在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上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表演前,幼儿缺少必要的商量和讨论,表演时很多小朋友选择一种小动物来扮演,而有的角色没有人选择,使得故事表演不能正常进行;有的幼儿在组内合作意识差,在各组之间跑来跑去,直接影响了两个组的正常表演等。反思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老师在活动设计和材料投放上有一些失误以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幼儿对于合作经验的缺乏。大班的幼儿应该具有初步的合作能力,集体活动中应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在活动中尝试着独立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积累必要的合作经验。虽然在上次活动结尾的分享部分,让幼儿们总结出了表演失败的原因在于合作的不好,但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幼儿没有挖掘到问题的实质,更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幼儿并未获得相关的经验,因此生成了这个活动的第三课时,作为活动的延伸部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讨论合作的方法,在表演活动中得以验证和巩固。
活动目标:
1、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在实践中尝试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合作经验。
>
2、表演故事,进一步丰富幼儿关于青蛙的知识经验。
3、体验共同表演,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幼儿通过自己的讨论和实践,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积累一些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有益的经验。
活动准备:
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头饰,简单的池塘环境布置;
幼儿熟悉故事,对蝌蚪的生长活动很感兴趣,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坚持记录班级中小蝌蚪每天的生长情况,在美工区用绘画,粘贴、版画等多种形式表现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
活动流程:
解决问题→合作表演→总结延伸
实施要点:
一、 解决问题
幼儿和教师一起讨论上次表演不成功的原因。
T:上次我们的表演没有顺利完成,为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列举上次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引导归因与合作问题的解决的不好)
T:怎么合作才能表演成功呢?(讨论合作的作用与意义;合作的好坏对活动的开展有什么影响?)
T:关于合作,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吗?我们一起来解决。
(如果幼儿未涉及到上次合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教师引导提问:如果几个小朋友都愿意当小蝌蚪,怎么办呢?如果没有小朋友愿意做大白鹅,怎么办呢?)
二、 合作表演
T:那我们一起用刚才想到的好办法,再来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好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合作表演的最成功!
要求:幼儿自由组合6人一组,讨论分配好角色,自选头饰进行表演。如表演中遇到了困难,不能正常进行,鼓励幼儿先独立解决,想不到好的办法,再向
教师寻求帮助。
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并给予个别指导。
三、 活动延伸
教师先对幼儿的表演活动作简要的全面评价,侧重评价幼儿比较好的合作策略,提出活动的延伸部分。
T: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的表演很精彩,也很开心。可是小蝌蚪找妈妈的一路上,只能向这四种小动物寻求帮助吗?想一想,小蝌蚪还有可能遇到谁?他们又会怎样告诉小蝌蚪呢?(请幼儿作简单的思考和表达。)
请小朋友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故事里,在区域活动中表演我们自己的“小蝌蚪找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