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夏娃”希望变成“亚当”的致因与干预探究 ——对一例心理不健康行为幼儿的教育实例

2008-04-29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我班的女孩倩倩,今年5岁半。她留着男孩子式的短发,穿着男孩的衣服,好动调皮,从不和女孩游戏。即使班上的男孩都接走了,她宁可自己玩,也不去和女孩玩。渴望自己是个男孩是该幼儿在行为表现上最突出的问题。对这样一个孩子,教师认识到倩倩的这种表现不是一般的行为问题,而是深层的不健康的潜意识的表现。为了弄清楚产生这一潜意识的真实原因,我们对她进行了连续一年半的跟踪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给予矫正,同时注意与家长携手,最终教育初显成效。       一、问题行为摘录       实例1:在早晨入园时,倩倩大声哭闹着不肯入园。我跑过去一看,妈妈正在拉着她的手往教室里拖,我询问了她哭闹的原因,原来,妈妈给她穿了一件红裙子,而倩倩认为自己穿裙子是一件很不好的事,会被小朋友笑话,所以,坚决不肯入园。       实例2:一天下午五点了,班上的大部分孩子都接走了,只剩下4个小朋友在等家长来接,这4个小朋友里有3个女孩,倩倩不去和女孩玩,而是和那个男孩玩得很起劲。过了一会儿,男孩被家长接走了。我想,她能和这几个女孩玩了,可是倩倩自己在益智区里摆弄飞机、变形蛋,却不去和那几个女孩子玩。我走过去,对她说:“你看,她们玩得多带劲呀,你和她们一起玩吧。”她摇摇头说:“不,我不愿意和小女孩玩,我愿意当男孩,妈妈喜欢男孩。”       实例3:一天,倩倩妈妈非常苦恼地对我说:“冯老师,你快帮帮我们吧!我们家倩倩昨天晚上非要让我用面给她做一个小鸡鸡按上,说自己就是男孩了。”(家长开始意识到了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二、成因分析       根据老师观察到的倩倩在幼儿园与同伴的交往、喜好的穿着打扮、行为习惯以及她游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倩倩的家庭教育环境及家教方式,找出孩子形成这一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倩倩的父亲在家里是独生子,自从倩倩妈妈怀上这个孩子后,全家人就一直祈盼是个男孩子,一来妈妈本身喜欢男孩。二来也给爷爷家续上了香火。结果生下女孩后,全家人大失所望,爸爸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你就少小男孩的那一点,如果你是个男孩就好了……”       通过了解,我们分析后基本认为,形成倩倩不健康心理行为,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原因:       (1)从倩倩小时候起,听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话语,而妈妈也总喜欢把她打扮成男孩的样子。成人这些言行举止的误导,致使孩子产生我要当男孩、我可以是男孩的错位性别意识。       (2)忽视幼儿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一味地强调男孩,使孩子的性别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造成了幼儿不认可自己女性性别的意识。      (3)因为家长喜欢男孩,所以,倩倩希望自己做家长眼中的好孩子,成为家长期望的那样,造成渴望变成男孩的强烈心理特点。       三、干预措施       (一)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争取家长的合力,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1.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有关幼儿心理问题的资料,提供给家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特别提供了《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性别角色》一文。家长通过与老师沟通以及查看各种资料,认识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的重要性。使家长明白,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质对孩子的影响上。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       2.通过家访,指导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以往刀枪满屋的环境,提供一些女孩喜欢的玩具,让孩子在舒畅、宽心中成长。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注意说理,从正面进行引导。循序渐进地改变倩倩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对自身性别的认可,形成正确的心态。       3.跟踪观察、询问、交流,了解孩子在家的日常行为表现,与周围邻居家孩子的交往情况以及孩子对穿衣打扮的喜好变化,不断转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与态度。在家长态度与教养方法的转变中,引导倩倩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       (二)教师在幼儿园抓住一切教育机会,在一日活动中进行引导。       1.采取鼓励、赏识的方式,帮助情倩树立做女孩的自豪感。如有一天,她扎了一个小辫子,跑到我面前,腼腆地用手指给我看,那意思是在问:“老师,我漂亮吗?”我搂着她亲了又亲,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真漂亮!”       2.扩大倩倩与同性小朋友的交往。我们选择了几个活泼大方性格开朗的女孩与倩倩交朋友,和她一起做游戏,扮演娃娃家的妈妈,体现女孩温柔的一面。       3.设置了《形象设计屋》这一活动区域,引导倩倩参与这一活动区的活动。让孩子们在里面打扮各种女孩子的扮相。       4.布置《漂亮小女生》照片展。在全班女孩意愿展出的基础上,多次举办倩倩个人照片展,将她穿花裙子、扎小辫子的照片以及她与小朋友一起活动的照片展示在语言区,让她和同伴一起欣赏讲述自己是个女孩多么自豪,多么漂亮。以此激发倩倩喜欢做女孩的愿望。       四、教育效果       教育作用在倩倩的身上开始见效。在幼儿园里,倩倩已经在衣服的穿着上开始有了变化。能穿红色的外套和鞋子了,喜欢和女小朋友一起游戏交往了。     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感激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孩子变了,这里面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孩子的变化给全家人带来了多少欢乐,爷爷奶奶都说,多亏养了个孙女,又孝顺又懂事又漂亮。       邻居的阿姨笑眯眯地直纳闷:“你们家倩倩怎么最近变化这么大呀?穿裙子了,扎小辫子,还爱笑了。”       五、反  思       1.家园配合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像车轮,前后车轮需要同时动起来,车子才能开起来,否则,教育是失败的。孩子就像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就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另类或者说心理有问题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家长问卷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       2.正确的性别意识培养不可忽视       如孩子2~3岁时,就肯定地告诉孩子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当周围人从孩子的外表不易看出性别时,父母应如实告诉对方,决不能对孩子进行性别混乱和错误诱导。另外,社会的文化、传统的因素也通过成人对幼儿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特别是父亲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或鼓励、或阻碍幼儿个性角色的学习。作为幼儿接触最密切的家庭,以及幼儿早期发展的主要场所幼儿园,都担负着培养性别角色的责任:有些不明智的家长只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根据孩子的性别给孩子打扮。研究表明,错位的性别意识,是导致人格变态的重要因素,所以可以利用盥洗、游泳机会告诉孩子性别差异及自己性别等,语气应保持轻松和平静,让他们坦然面对人体,让他们认识到人有性别差异,上幼儿园第一天,分清男女厕所,让他们从小知道男女有别。       3,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心理不健康行为,适时引导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成人的一些错误引导往往容易对孩子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以至于造成心理障碍。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在一日工作中,认真细致地观察评估每一位幼儿的发展状况,发现心理不健康行为,要及时分析与解决问题,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