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学习成绩升了体质降了 别让孩子变成“玻璃人”

2011-07-1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南方网讯 在家长、学校一味劳神费力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时,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一路飘落。一些教师表示,现在的青少年就好像

 南方网讯 在家长、学校一味劳神费力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时,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一路“飘落”。一些教师表示,现在的青少年就好像“玻璃人”:“易碎”,需要“小心轻放”。

  多方“敌人”侵袭中小学生体质

  据山西省教育厅调查,2004年山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多项指标下降,学生体型呈现土豆型、豆芽型;肺活量和速度、耐力、爆发力等均大幅度下降;近视率呈上升趋势。

  在太原市一所中学的医务室,记者看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组数字:2004年,全校2692名中学生中,视力正常的只有223名,占学生总数的8.28%;视力低下的学生占到了91.72%。

  我国肥胖儿童已占儿童总数的10%,并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2004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对北京市两万多名0-18岁儿童与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肥胖青少年人数急剧上升,其中男孩多于女孩。

  同时,肥胖症易导致的并发症在中小学生中明显增多。我国科学家发现,中、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达30%:“小胖墩”们的血脂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更可怕的是,重度肥胖儿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吃得过多、营养过剩是导致儿童肥胖和形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青少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动脉硬化、脂肪性肝硬化、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不断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位体育教师告诉记者,现在的中小学生个头更高了,体重也增加了,身体素质却下降了,其中耐力下降最为明显。这位老师说,在刚结束的长跑测试中,一个班30多个男生,只有10个及格,结果令人担心。

  “在学生阶段体质就出现问题,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因为它直接导致人体综合素质的下降。”太原市中小学生保健所副所长刘华平说,体质不好对学生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制约智力、脑力的发育。智力的发育是个复杂的过程,后天的因素包括合理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而很多体质不好的学生都在以上三方面存在欠缺。研究表明,过瘦过胖都不利于智力发育。

  滞后的体育教育给学生素质打了多少“折扣”

  学生生活改善了,为何身体素质却下降了?记者在一些中小学采访时发现,营养结构失衡的同时,孩子们接受的体育及健康教育也相当滞后。

  记者在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的几所小学看到,有操场的学校寥寥无几,很多学生仅有的体育活动是广播体操和简单游戏,篮球和足球不过是书本上的字眼。事实上,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场地、器械不足的问题,农村形势更不容乐观。

  山西省教育厅的调查显示:全省达到45种体育器材的学校占农村学校总数1.3%,每周开3节体育课的学校只占3.8%,70%的学校不执行新课表,初三不开设体育课。

  相形之下,城市的体育教学设施虽较好,效果却大打折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工作在一些学校未得到应有重视。到目前为止,教育部推广的“大课间活动”在山西省只有个别学校开展。在太原市27中学,记者在课程表上看到,课间操只有15分钟,而开始10分钟后,学生还迟迟没有到齐。由于操场太小,学生不得不分散在学校的各个空地、教学楼之间,差点排到了校门。

  太原市某中学一位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忽视,是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这种不重视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体育教育衔接不上,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脱节。很多小学都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授课,学生连该学的项目都不会。他举例说,前滚翻是小学体育最基本的动作,可是很多学生到了高中还不会做。二是硬件设施不足,体育工作无法开展。很多中学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不具备办学条件。三是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时间,课外活动、甚至体育课被其他科目占去。

  家长和学校应合力为孩子塑造健康体质

  针对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健康教育的误区和盲区,专家呼吁:增强青少年体质,要从家庭和学校做起。

  青少年体质下降,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太原市中小学生保健所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两种误区。

  误区一:重智育,轻体育。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很多家长从来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甚至一到体育课,就有一些家长替孩子请假,说要抓紧时间学习。在家里,更是不让他们吃一点苦,上学放学车接车送。

  误区二:营养越多、价格越高越好。营养结构不合理正是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一个原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放纵孩子大量食用洋快餐等高热量食品。许多儿童一日三餐进食较少,而以品种繁多的零食当主角,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怕孩子用脑过度,营养跟不上,家长又盲目购买各种保健品和营养品,岂知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

  弱化体育比赛,强化体质塑造,是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学校要克服体育活动中的锦标主义,真正把体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不再挪用体育课、体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加强体育锻炼的环境。

  新的体育大纲在注重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教育孩子们关爱生命,增加抵御挫折的承受力,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山西省教育厅体卫处处长王德科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影响和感染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要积极推广“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

  此外,还应引进多元化体育教育思路。太原理工大学体育教师王小伟认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成人化、竞技化的色彩应该淡化,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项目,让孩子的体育锻炼有更多的个性化色彩。同时养成“终身体育”观念,通过开“体育处方”等灵活方式,让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和当前的全民健身计划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编辑:姜志)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