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制定安全规则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2008-04-29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规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因为共同遵守一定的规则, 使得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集体利益实现最大化。社会不会因为是儿童而赐予他们完全的放任和自由。儿童的成长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就是学习各种规则逐渐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规则对于儿童, 就像桥上的防护栏,它提供安全感和保障, 帮助孩子区别安全和危险; 同时通过一些界限, 孩子可以自由地探索外部世界, 而不用害怕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然而, 设定太多的规则, 将会造成压抑性的气氛, 令人难以忍受。因此, 在制定规则时, 家长一定要把握好 “度”。       一、规则的要义       人们往往喜欢把规则与惩罚、训诫、服从等字眼联系起来, 甚至会想起父亲严厉的眼神和老师强硬的语气。其实, 真正的规则意味着教育和引导。规则的制定者应该是充满爱的成人, 规则甚至可以由父母和儿童共同来制定。制定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和束缚儿童, 而是为了更好地关爱他们。可以说, 规则不是 “惩罚”和 “服从”的代名词, 而是 “爱”与 “关心”的代言。认识到这一点, 可使人们正确看待和使用规则。       家庭中合理、积极的规则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合理、积极的规则是父母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方式之一, 因此它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它既不会过于宽松而失去约束力, 也不会因过于严格而难以实行。       2.具有灵活性。意味着规则要建立在父母对于孩子、对于自己以及问题情境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是一种从多种方案中作出的明智选择, 是对问题的一一对应的反应, 因此会随着问题情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3.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和积极性不受压抑。       4.能促进孩子责任心的发展。合理的限制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帮助孩子理解 正确和错误、理解和重视别人的感受, 意味着在合理界限内的自由。       5.显示父母的能力和爱心。规则的设置不是说明父母束手无策或刻薄无情, 而恰恰说明父母具备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和智慧, 规则是父母爱的表示。       二、怎样设立规则       理想的规则是防患于未然, 这样问题就没有产生的土壤, 孩子就可以快乐地成长。然而, 更多的规则通常产生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之后, 这样的规则针对性更强。因此,要想设立合理、清晰、积极、可执行的规则, 就要做好如下四部曲:      1.暂停。当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 作为父母最难做到的就是心平气和。因此, 这第一步对于父母最具挑战性。父母必须克制发怒的冲动, 让自己尽快冷静, 以便进行下面的工作。       2.观察和倾听。之所以要看和听, 是为了快速地读懂当时的情境。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并且要快速估计其他的可能性。       3.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个环节包括:       (1) 评估问题存在与否。在这个过程中, 父母容易犯下两个错误。一是把问题严重化。本来只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 却要上纲上线、小题大做, 抓住孩子的无意之过无端猜测, 或把孩子正常的表现视为不正常现象, 唯恐孩子发展不良。例如, 对于内向型孩子来说, 害羞是很正常的反应, 而有的父母却忽视了孩子的气质, 一味和别的孩子比较, 导致孩子的不安和焦虑, 使其失去了对事物的客观判断力。二是忽视问题的存在。有的父母对于孩子已存在的问题不加纠正, 甚至视为理所当然, 无疑纵容了错误的存在。比如, 有的孩子学说脏话, 家长却觉得有趣而表现出高兴之态, 就是忽视问题的例子。因此, 要正确评估问题, 不能夸大也不能掩盖, 这样才能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要求。       (2)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处事方式。如果问题确实存在, 那么就要考虑: 该问题究竟反映了孩子哪方面的教育缺失? 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让孩子怎样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处事方式? 比如, 当孩子打架后, 父母经过分析知道孩子是为了拿回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打架的, 就要帮助孩子明白:不要用武力表达愤怒, 要用正 确的语言来表达; 当感到无计可施时可以寻求大人的帮助;打架会给对方带来伤害, 是不能忍受的行为; 要学会和别人分享物品, 等等。当思考这些具体问题时, 还要考虑自己的期望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气质、个性等。比如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安静地待在书房里, 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没有这些思考, 规则的制定将是混乱、盲目、缺乏执行力的。       (3) 解决问题的方式多元, 并选择最佳的解决办法。当问题厘清之后, 就要考虑具体的解决办法。对于问题究竟有哪些解决方式? 哪一种是最佳的? 在父母解决问题的“工具包”里, 要存放各种各样的 “工具”。因为一种工具在某个情境下不论多么有效, 但到了另一种情境中就未必有效了。就像一把锤子, 用于钉钉子时很好使, 而在砍木材时却不起作用了。养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 需要具备良好的情境判断能力, 才能让自己对问题有很好的分析、判断和解决的能力。       4.行动。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 就是实施计划和决定的过程了。对孩子实行什么样的规则, 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对于别的孩子适合的规则却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所以,除了爱和理解之外, 还需要父母的智慧, 当然还少不了父母始终如一、坚定的执行力。       三、孩子需要哪些规则       保护孩子不受身体伤害的规则。如禁止孩子在马路上玩耍, 不让幼儿玩易吞咽的物品, 等等。       保护环境安全、节约财产的规则。如教孩子如何使用电视遥控器调好音量, 让孩子及时收拾玩具, 让孩子学会节约, 不要把水龙头开得过大, 等等。       保护孩子和其他人免受精神伤害的规则。如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方式来表达不良情绪, 告诉他们打骂、嘲笑、讽刺是让人厌恶的方式, 而压抑则容易伤害自己。       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规则。尊重这些规则本身就意味着体谅他人、体恤生命。如玩别人的玩具前要征得同意,不要在别人休息时吵闹, 不要虐待小动物, 不乱折花草, 等等。       四、规则制定和执行时要注意的事项       1.让孩子明白制定规则的必要性和动机。规则是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特定期望, 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当规则制定合理时, 显示出的是父母的爱和关心。因此, 制定规则时要告诉孩子: 我关心你, 希望你安全; 希望你也为他人着想, 体贴别人; 希望你通过负责任的行为学会与人相处, 等等。       2.尽量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并帮助孩子理解规则。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对孩子自信心和控制力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商讨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同意, 但也比制定出孩子不能理解的规则要好。一旦孩子理解了规则背后的原因, 他们就更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则。只要规则是合理的、清晰的、积极的、可执行的, 对于它们的解释就是有意义的。当然, 孩子年龄太小的时候, 他们无法就自己的行为作出规定, 此时,商讨就是不可能的。       3.把握重点, 制定 “清晰、合理、可执行”的规则。制定规则时要主次分明, 内容简明扼要。如果小事上制定烦琐的规则, 会加重孩子的负担, 使其无所适从。 “清晰的”规则——清晰的规则会明确地告诉孩子父母的期望是什么,而孩子对于规则知道得越清晰, 就越能主动履行这些规则,从而学会自律。比如, 告诉孩子当他愤怒时, 应讲出自己此时的心情, 把愤怒发泄出来。这就是清晰的规则, 其结果是教会孩子如何管理情绪。 “合理的”规则——父母的期望不全是合理的, 制定规则时要力求规则合理。如: 尽管孩子的行为可以受约束, 但他们的情感却是无法操控的。因为情感是对事情的一种自然反应, 正是完整的情感体验才让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人, 所以要求孩子不要伤心、害怕或愤怒等都是不恰当的期望和规则。另外, 合理的规则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气质等因素, 规则必须要适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幼小的孩子面对不公平的规则时,便会紧张, 并且往往难以遵守。但他们不懂得如何拒绝这些规则, 却会怪罪自己无能, 这样有可能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缺乏自尊。当他们长大, 逐渐明白这些规则的不合理后, 容易丧失对父母的尊重, 开始藐视成人的权威, 变得玩世不恭。 “可执行的”规则——如果父母出于一时生气, 制定了苛刻难行的规则,孩子就会怀疑这种规则的可信度, 觉得那是父母一时的气话。实际上, 家庭中经常会存在一些执行起来有困难的规则,久而久之会降低规则和权威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而有的规则应随着孩子年龄等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要知道一些限制并非对于任何年龄的儿童都是适合的, 比如, “只能在院子里玩耍”对于长大的孩子明显就不再适用。       4.始终如一地坚持规则。儿童更容易尊重那些能一直坚持着的规则, 不能一直坚持着的规则将带来混乱。告诉幼小的孩子 “永远不要到马路上玩耍”, 孩子就会懂得如何履行这个规则, 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如果偶尔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 孩子就会以为这些规则不是那么严格的, 是可以违反的, 那么想让规则达到预期效果也是不可能的。       规则的制定是一门艺术, 规则太多或太少, 都会造成孩子的恐惧、惊慌和愤怒。规则太少, 无法保证儿童安全成长和习得良好的价值观念; 而规则太多, 则像是绑在儿童脚上的锁链, 使他们舞不出自然灵动之美。因此, 从孩子年幼时开始, 父母就要逐步为其制定合理的规则,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 让孩子在规则内自由表现,在父母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