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的建立应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而建立的幼儿园常规,与孩子更亲近,更尊重孩子个性,有助于幼儿将常规要求转化为自身愿望的一部分。如在美术课手工《制作桃花》上,教师在指导性格内向的幼儿时,在常规的要求上是注重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在指导外向、调皮的幼儿时,在常规的要求上则注重让他们学会剪刀的安全使用。这样,常规的制定和实行将会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所提高,使常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又如有的幼儿瘦小,而有的高大,在进餐量上,我们决不统一食量,而让幼儿自由决定饭量;在午睡后,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只要求翻被,而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就要求其叠被子、独立穿脱衣服、有尿就去厕所、渴了就喝水等。这些做法,都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二、常规的建立应让幼儿充分参与 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孩子对日常规则的执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规则段,孩子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因此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体验成功的乐趣,更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在规则的执行中,幼儿会更加乐意接受甚至主动地成为监督者,使常规教育更能顺利实施。如在玩拼插区时,孩子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筐筐的玩具被倒出来,收拾时又乱放。对此,我总是一遍遍地说:“要把玩具放在一起”, “把筐子放到旁边”,“把雪花片放到玩具篓里”……,可孩子们听了就忘了,总是记不住。最后,我认真反思:为什么总是我告诉孩子们怎样做,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来建立常规呢?于是,我利用一次餐后谈话,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在拼插区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修正,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活动区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后来,我班许多常规都由幼儿参与制定,如喝水时注意什么、户外活动时怎么做、入厕后为什么洗手等,真正地让幼儿在一个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中快乐发展。 三、常规的建立应多采用暗示性指示 暗示性常规既能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又能避免教师过分的干预,使幼儿一看就明白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应怎么做,如何互不干扰而又有序地进行活动。如洗手时,孩子总是匆匆冲几下,或者是一直在洗手心、手背,而忽视了手指缝,导致错误地洗手。以往我们只是一味斥责幼儿或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孩子有时干脆不闻不理,有的当时改了但很快就忘了。这时,我就把正确的洗手方法一步一步地记录下来,并张贴在洗手间里。这样,孩子一洗手就会看到正确的洗手方法指示标志,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好的洗手习惯。这种改变了以往的不停说教的方式,更使幼儿乐意接受。又如在班内设置的活动区制作标志、画小脚印等都在无形之中建立起了好的常规。暗示性常规还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掌握一定的知识。如在刚入园时教幼儿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但幼儿总是掌握不好,重复进行又会使幼儿产生厌倦心理。为此,我把三根纸棍分别包装成三种颜色,在旁边配置上相同形状、大小的三种颜色的雪花片,幼儿在操作时很自然地把三种颜色分别套置,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三种颜色的分辨。在活动中,幼儿通过暗示性的指示不仅能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知识,而且能使活动更有秩序。 四、常规的建立应与家长共同进行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老师,有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求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只有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常规教育持之以恒,产生更大的作用。作为老师,要及时了解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家庭提出不同的常规指导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我班刘梦萱小朋友每周一来时不吃早餐,活动没精神,周三以后就有所改善。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引起了我的注意。与家长单独谈话后我了解到,原来孩子周末由爷爷、奶奶带,早上陪爷爷、奶奶睡到10:00方起床,不吃早饭,午睡时随便玩,因此周一不能马上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且还因睡眠不足显得没精神从而影响活动。针对这些,我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早餐对孩子一日的活动及智力的影响,充足合理的睡眠对幼儿身高、智力的重要作用等。通过谈话,我与家长很快达到教育一致性,使梦萱改变了周一的“不适症”。因此,家园同步,常规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良好行为的养成。 总之,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上来建立并实施进行常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