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008-04-29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       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       在我们的一项相关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喜欢某位老师,那是因为这位老师通过言行、表情对幼儿表示爱与关注。比如,幼儿说喜欢某某老师,因为“我住院时,她去看我”“她打电话叫我妈妈来接我”“她帮我梳小辫”“她常摸我的头”“她带我去她家”“她说她喜欢我”“她经常对我笑,还弯下腰来跟我说话”“我们出去散步时,她总是牵着我手”“我喜欢丁老师,因为她经常让我发玩具”……       我们老师的这些行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在幼儿的心里却都代表着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注。这些爱与关注,不仅使我们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而且也使幼儿园成为幼儿的真正乐园,成为幼儿真正向往的地方。       幼儿渴望着我们的爱与关注,我们的爱与关注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幼儿这方面的心理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很可能就会通过一些不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如攻击行为、恶作剧、毁坏物品、故意捣乱、生病、吃手指、对抗等)来引起我们的关注。所以我们应通过各种形式向每个幼儿明白地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与关注,并尽可能做到每天都有所表示——— 哪怕只是微笑地看他一眼或者关切地对他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拉拉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这些爱与关注的表示,可以使幼儿高兴一天或几天,甚至几年。       二、尽量给每个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感的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喜欢某项教育活动,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项教育活动能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如许多幼儿说:“我喜欢滚大球游戏,因为我总是得第一”“我喜欢折纸课,因为我会折战斗机,我折的战斗机飞得最高”“我喜欢舞蹈课,因为我可以到舞台上去跳舞”“我喜欢跑步,因为我跑得快,比赛总得第一”“我喜欢画画,画完后,可以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我喜欢做手工,老师说,我的手巧”……       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功经验,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功,也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幼儿的成功经验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活动本身给幼儿成功的体验,如 “我折的战斗机飞得最高”等;二是活动后得到的评价,如 “老师说我手巧”“老师说我画得好”等。我们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经常有机会获得成功的经验,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千万不可让儿童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否则,他们将来在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就很难有信心地去应对。       三、创造一个尊重幼儿,关心幼儿,允许幼儿犯错误,气氛宽松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满足幼儿心理的安全需要       创造一个符合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如果教师能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对他们温柔友好,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处于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逐渐地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展新的社会交往。同时,在这样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中,他们不会害怕父母的离去。       与此相反,如果幼儿园入园后得不到相应的关怀和温暖,就会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中,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多数幼儿会抗拒或哭泣,不久后哭泣虽然会停止,但仍会表现出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不探索玩耍,表情淡漠和心境忧伤。有些孩子的悲伤和忧郁还会转化为发怒。那些外向型的孩子会将怒火向外发泄,以破坏玩具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拒。而那些内向的孩子则将忧郁隐藏于心中,他们在外表上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但久而久之,会养成对人和事情漠不关心的性格。孩子以不愉快方式表现出的这些行为都不是孩子的过错,而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方式,如果他们最终在情感上得不到回应,其失望的伤害性后果将永远留在他们的人格中。这说明一个感情温暖和心理安全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       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与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幼儿园常规与纪律要求,幼儿与伙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幼儿园的环境应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合理的生活制度与要求为前提。例如,有些幼儿在幼儿园不敢解大便,总是要憋到回家,有的甚至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也不敢告诉老师。这往往是幼儿害怕畏惧老师的一种反应。幼儿害怕畏惧教师,这说明幼儿园没有给幼儿以安全感。又如,一位母亲问儿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儿子回答说:“陆军小朋友打我。”母亲说:“你可以告诉老师。”儿子回答说:“李老师不管。”母亲又说:“那你可以告诉卢老师。”儿子又回答:“卢老师很凶,我不敢告诉她。”这位幼儿已明显意识到幼儿园不安全不可靠,于是产生厌园心理。       如果长期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生活,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幼儿在与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交往中,如果经常受到伤害,如语音不准而遭到老师或小朋友们的嘲笑;上课回答提问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或其他小朋友们取笑;在与同伴交往中,由于身体弱小,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蔑视,那么这个幼儿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性行为—— 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不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把自己“关闭”起来,以免遭受更多的伤害。孤僻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孤僻、自闭可以避免失败,避免受到伤害。不与人交往反而使他们更有安全感。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一定要关注幼儿心理安全需要,让幼儿在一个宽松愉快的没有外在心理压力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多给幼儿点自由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       幼儿生性好动,每个幼儿都有自主活动的心理需要,即每个幼儿都有要自由,要摆脱约束,打破框框,要独立、自由地行事,这就是幼儿自主活动需要。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十分喜欢自由度较大的活动。比如,有的幼儿说:“我喜欢户外活动,因为可以跑来跑去”“我喜欢上厕所,因为可以自由说话”“我喜欢玩胶泥,因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喜欢到外面去做游戏,不用老坐在凳子上”……       幼儿是喜欢自由自主的。但是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严肃的、有秩序的、不能自由讲话的“课”太多,幼儿真正自由自主的时间却很少,幼儿很少有自由自主的机会,所以幼儿喜欢上厕所或者厌倦幼儿园的生活也就不奇怪了。       自主活动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所必需的。能为幼儿的情绪渲泄及紧张心理的缓和提供机会。许多幼儿在上课的时候坐不住,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自主活动的需要没有得到适当地满足。如果这方面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幼儿很可能就会出现压抑情绪,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强迫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症状和倾向。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游戏应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其所倡导的就是多给幼儿一些自由自主的机会,因为在真正的游戏中的幼儿是自主自愿和愉快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当然也就能满足幼儿的自主需要,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幼儿各种合理的心理需要,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教育理论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